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三区科技人才助力企业发展,推动农业创新升级

2024-12-08 20:14:3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通讯员罗扬

在湖南娄底,湖南省珠梅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三区科技人才”向瑞桃的帮扶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还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当地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树立了典范。

向瑞桃带领的团队入驻湖南省珠梅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后,开启了为期一年的科技帮扶之旅。向瑞桃凭借其在农业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公司水稻种植等产业进行了全面调研与分析。不仅对水稻病虫害防治这一关键问题,制定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服务方案,还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方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更在科技成果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开发了一种用于保护植物的农药喷洒装置,并以湖南省珠梅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申报单位成功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20154201144145601_7.png

一、科技人才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然而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困扰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为此,该团队针对水稻常见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问题,制定了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既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防治效果,又提升了公司农产品的生态附加值,使公司的水稻产品更符合市场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团队还向农民传授了正确的病虫害识别方法和防治措施,提升了农民的自主防治能力。

在团队的指导下,该公司的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病虫害发生率大幅降低,水稻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有力保障。农民们纷纷表示,三区科技人才的到来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对水稻种植更加有信心。

20155596128505308_7.png

二、优化经营模式与方法,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除了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外,团队还对服务公司的经营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深入调研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建议公司一方面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种植技术,另一方面还需拓宽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推广。

在团队的指导下,该公司逐步优化了经营模式和方法,成立了专门的科技研发部门,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为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在多个电商平台开设了旗舰店。此外,借助新媒体方式加大了品牌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不仅销售额大幅增长,还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企业负责人刘波表示,科技人才团队的指导和建议让他们受益匪浅,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无人机自动化喷洒:科技助农显神威

团队通过引入无人机等智能化农机装备,在植保领域大放异彩,同时在施肥、灌溉等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湖南省珠梅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高标准农田里,无人机开展了农田施肥作业。伴随着嗡嗡的旋翼转动声,无人机灵活穿梭,肥料从机身喷嘴内喷出,均匀地洒入良田。种植区推广的无人机喷洒施肥技术,让农民在半天内就完成了30亩土地的施肥工作,效率之高令人惊叹。

20160850469801137_7.png

、科技成果取得突破,农药喷洒装置获实用新型专利

在科技成果方面,团队实现重要突破。针对当前农药喷洒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发了一种用于保护植物的农药喷洒装置。

该装置具有多项创新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农药喷洒的均匀性和效率,减少农药浪费和环境污染。装置采用智能喷雾控制系统,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高度、种植密度以及病虫害情况,自动调整喷雾压力、流量和喷雾角度,确保农药能够精准地喷洒到目标区域,提高了农药喷洒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装置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手段,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该农药喷洒装置以湖南省珠梅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申报单位,成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这一成果的取得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公司已将该农药喷洒装置推广应用到周边多家种植大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62168897574955_7.png

三区科技人才选派至企业的模式,为“三区”地区的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通过科技人才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企业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三区科技人才计划的深入推进,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受益,为推动“三区”地区的经济繁荣和乡村振兴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