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以耕读劳动为载体, 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2024-12-18 09:36:2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枣庄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不仅是提升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院积极探索以耕读劳动为载体,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背景与起因

(一)国家政策导向

“耕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人民在读书耕作中提炼出的乡村核心文化。耕读文化是先辈智慧的结晶,红色革命时期耕与读结合的佳话更是历史的见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提出“开展耕读教育”的要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完善耕读教育体系”。这些文件强调了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以耕读劳动为载体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模式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学生党员教育现状

当前,学生党员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党性教育缺乏深度、劳动观念淡薄等。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难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模式,成为提升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任务。

(三)耕读劳动的独特价值

“耕”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读”通过阅读滋养精神,正是这种物质与精神的自足,让生命自主、自在、自觉地提升成为可能。补齐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劳动教育、重新挖掘耕读教育新内涵,是国家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高度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耕读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党员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思路

以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公寓13#18#、农耕文化园、科技小院为示范点,依托学院专业优势,协同院内资源,打造“学生公寓-农耕文化园-科技小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模式,即以耕读为特色,以劳动教育为载体,融入理论学习,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宣传阵地。自2023年1月以来,在学院示范点开展了劳动教育,参与师生党员人数达630余人;组织相关志愿服务活动40项;此外,学院还在示范点设置了学生党员先锋示范岗1个、勤工俭学岗位2个。

三、工作举措

(一)在“学生公寓-农耕文化园--科技小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通过开展“深入科技小院,践行亦耕亦读”主题教育活动、“田间地头守初心,躬耕薯地助丰收”主题党日活动,前往前良村文化驿站、中国农耕文明基地、国家粮食安全教育基地、鑫垚农场等参观学习,坚定了文化自信,突出思想引领,引导学生党员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所学专业知识,为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耕读教育活动,如开展“传耕读文化、承宿舍新风”耕读活动、“欣欣春意,跃然绢上”植物印染活动、“珍惜资源,绿色环保之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大赛”等,突出思想引领,将耕读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美育实践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党员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三)强化榜样带动作用。开展“微党课进宿舍”活动,通过向联系宿舍同学讲课的方式讲授“耕读故事”,如“学习李保国精神,以实干笃志前行—致敬太行山里的追梦人”、“不忘初心、扎根泥土的扶贫楷模-黄文秀”,激励学生践行“勤耕重读”的理念,引导学生敢于吃苦,报国奉献。邀请学院党委书记郭传鑫为同学们讲授在农村扶贫工作的经历以及耕读文化园建设情况,鼓励同学们今后在未来的生活以及工作中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实践中,发扬“自找苦吃”精气神,书写不负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的美好华章。

(四)开展劳动教育体验式实践活动。每周三开展“‘舍’我其谁”—学生宿舍专项劳动教育活动,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宿舍卫生清洁专项劳动教育,通过“看看我的劳动”、“晒晒我的床铺”、“秀秀我的宿舍”等形式开展劳动打卡。组织学生到生物园地、科技小院拔草、授粉、浇水、采摘、收割等“农耕大体验”活动;培养了学生党员劳动意识、粮食节约意识、动手能力以及学农、知农、爱农情怀。开展“弘扬桑蚕文化,践行劳动教育,感悟生命成长”养蚕实践活动;学生自发在生物园地四周种植向日葵和小菊花,在“耕”和“读”中突出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培养劳动精神,开拓视野和眼界,强化社会责任,引导广大党员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五)打造耕读教育宣传阵地。为积极构建“力耕勤读”的校园文化体系,学院打造了农耕文化园、建立了前良科技小院及苹果科技小院,在农耕文化园及科技小院中融入了中国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介绍等内容;巧借宿舍文化节、文明宿舍大评比等活动,将耕读教育融入比赛内容。通过打造耕读宣传阵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氛围,引导党员了解传统农耕文化,培养“三农”情怀。

四、工作成效

1.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显著提升

通过耕读劳动教育,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更加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同时,他们在劳动实践中锤炼了意志品质,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学生党员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耕读劳动教育为学生党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他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与农民群众沟通交流,如何参与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等工作。这些实践经验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

通过耕读劳动教育使同学们深入了解耕读文化,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创造了浓厚的宿舍文化氛围,促进了寝室内部团结、和谐、健康发展,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氛围,引导学生了解传统农耕文化,让我院学子以耕读为荣,努力弘扬勤劳节俭、读书劳动的耕读精神。

五、经验与启示

以耕读劳动为载体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模式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它不仅提升了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实践能力,还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社会进步。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耕读劳动教育改革与实践探索,不断完善基地建设,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今后,我院将继续以耕读教育和劳动教育为契机,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国家大战略、与德智体美劳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紧密衔接,共同推动耕读劳动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

榜样引领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开展劳动教育体验式实践活动

宣传阵地建设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