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手机能像核电站 一样散热?
手机与核电站之间有什么联系?答案可能出乎意料:两者都需要快速散热。最近,荣耀总裁赵明等前往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基地,首次解密荣耀Note10上代号为“大亚湾”的THE NINE液冷散热。
“散热”一直是手机用户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高效的散热系统不仅意味着更好的用户体验,还意味着提高用户的品牌黏性。华为此次在新机中加入了全长113毫米、直径5毫米的液冷管,旨在通过管道、石墨片等9层散热系统的传导,迅速、平均地将产品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向整个手机,达到快速消散热量的效果。
荣耀技术团队历时6个月,报废了10000多根热管,最终成功地将与MacBook Air液冷管直径一样的D5液冷管塞进了仅有7.65mm厚的机身中,实现PC级别的液冷散热。
通过引入“THE NINE液冷散热”技术,使散热能力提升41%,并能在极限场景下迅速为CPU降温10℃。如此配置之下,手机长时间高速运转不仅不会发烫,处理速度也能够维持在较高水平,这对于许多手机游戏爱好者而言或许是种福音。
华为在发展Note 10初期将项目攻关代号定为“大亚湾”,暗示了其向这座位于广东的大型商用核电站借鉴散热技术的信心。赵明说,单靠增加几台散热器并不能解决核电站“散热难”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在“大亚湾”核电站散热机制的启发下,华为团队借鉴了核电站纵深防御的设计理念,研究出了“系统性散热设计”,并将该“接力式的散热设计”应用到了新品之中。
可以说,华为非常善于在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之间找到共通点,例如,上半年华为发布的“很吓人的技术”图形处理加速技术——GPU Turbo,就是华为根据汽车涡轮增压技术带来的灵感,在图像处理领域多年不断技术积累的优势下打造出的关键技术。它在系统底层对传统的图形处理框架进行了重构,从而能够打通软硬件之间的图形处理瓶颈,协同一体提升图形处理效率,使得图形运算整体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跨界创新探索,正在成为新一轮智能手机之争的驱动力,这也是在手机行业硬件创新陷入同质化后的一大突围方向。
南方日报记者 郜小平
见习记者 许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