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漂族”甜蜜的负担:报医保有点烦 想家时最纠结
都市“老漂族” 甜蜜的负担
祖孙对望眼神充满爱。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新颖摄
本该在故土安享晚年的老人们,为了帮助子女照顾孩子,操持家务而漂泊异乡,被称之为“老漂族”。据《老人报》统计,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人,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去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人到老年背井离乡不可避免产生更深重的孤独感、漂泊感,如何融入子女的家庭,如何融入新的城市,找到归属感,在异乡安享晚年,值得社会探讨,也需要我们做子女的反省和追问。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新颖、陶开河、余靖
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湘
报医保有点烦 想家时最纠结
啥叫老漂族?百度词条上还真有——“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词条下还给“老漂族”画了个像:难过的事:没有朋友;牵挂的事:老夫妻分开两地;现实的事:本地没医保、有病自己扛;纠结的事:想放手又不忍心;生活状态:没有朋友、想家、孤独…… 别说,描绘得真挺形象。我家就有两位“老漂族”——从孩子两个多月起,退休后的老爸老妈就做起了“老候鸟”,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来广州帮忙带娃。如今,孩子八岁了,学业日紧,老爸负责照顾生活起居,老妈主打辅导功课,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对照上面老漂族的定义,我暗自庆幸,老爸老妈一直都是相依相伴共同进退,要么一直在广州生活,要么就是放暑假了结伴带孩子回老家,不存在分开两地的情况。平日,性格开朗的老妈在小区里组织了老年合唱队,每天上午闲暇时光就和一群老姐妹“引吭高歌”,还时常一起去喝茶。不过,词条里描述的纠结和烦恼,还真的是一一说中。
最烦恼的事——医保。
前年,老妈膝盖有恙,医院诊断需要住院做个小手术。她想回家去做,但我觉得广州医疗条件好,而且回老家舟车劳顿太辛苦,决定就在广州做。问题来了,因为还没开通医保异地结算,门诊检查的费用全部自费不说,住院费的报销也颇费周折。出院之后拿齐了所有票据快递回老家,让哥哥在老家帮着办理,才按照当地医保报销。老爸也遇到了类似烦恼。因为患有“三高”,需要长期吃药,但是在广州买药无法用医保,老爸心疼钱,不舍得让我帮着买药,于是每次他回老家都要开一大包的降压降血糖药带回广州。“看报纸上写的,很多省市都开通住院医保异地结算了,咱们那也开始了,什么时候看门诊,还有开药也能异地联网就好啦!”老爸老妈这两位“老漂族”时常念叨。
祖孙同游南沙东涌水乡。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余靖摄
最纠结的事——想家。说起来实在羞愧,由于我上夜班的缘故,老爸老妈平时带孩子的时间远多过我。说他们不想家是假的,即使是奋力融入小区生活圈的老妈,也时常会想念家乡的亲戚朋友、熟悉的环境、习惯的口味和气候。但是没办法,想家的时候,老爸老妈时常看着外孙女叹叹气说:“孩子到上高中前都需要我们!找保姆什么的我们可不放心!只要身体允许,就会帮你!”听得我既感动又内疚。
前两年孩子读幼儿园时,老爸老妈最盼望的就是放暑假了带上孩子一起回老家小住。这两年,新的烦恼又来了,上了小学,要上暑假班、游泳班,光做回老家的排期表就要死好多脑细胞。我家两位可敬的老人从来都是一切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去年,由于时间相撞,老爸老妈没有能回老家避暑……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眼前闪现着老爸老妈操劳的身影和日增的白发,心里充满了酸涩和愧疚。医保的问题也许不用多久就会随着异地结算的发展得到解决,但老漂族“甜蜜的负担”恐怕永远是个棘手的难题。作为儿女,我们能做的,也许只能是珍惜、感恩,还有更多的体贴、关怀和倾听。
外婆:“妹妹乖,再吃一口。”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陶开河摄
(汤汤)
老人热爱生活 漂得风生水起
转眼间,孩子即将上小学,姥姥、姥爷来广州照顾我们也已经7年了。孩子从出生到现在,虽然精瘦精瘦的,但底子打得特别好,生病次数屈指可数,一个病历本都没用完,给大人省了不少心,这里面起码有老人家90%的功劳,也让老人觉得付出是值得的。但不得已做了老漂族,真是他们所愿吗?平时不觉得,每年幼儿园毕业演出次日,二老会立马买票坐北上的高铁回武汉,仿佛一天都不愿意多待,不到开学前我“苦苦”央求是不会回来的。
说“老漂族”不适应当地的生活?觉得很孤独?大写的NO!姥姥在广州过得是风生水起——
交友:孩子以前都是姥姥带着在小区里玩,因此,姥姥也结交了不少新朋友。除了同龄人,姥姥还加了不少年轻妈妈的微信,在小区认识的人比我们还多,加入的妈妈群和业主群更是不少。孩子上幼儿园后,稍微腾出空档的姥姥就经常和新朋友约着一起旅游,今天出省游贵州、广西,明天省内游肇庆、珠海,更别提把广州周边游了个遍。还经常受邀参加一些研究投资、教育、健康乃至国际形势的讲座,生活丰富得很!
好学:姥姥一直厨艺不错又注重养生,来广州后更是好学不倦,将南北菜式结合大展风采,常常说“我今天又学了一道菜”。比如豉汁蒸排骨、白灼青菜,以前我们家不是这样做法,如今反而炒青菜吃得少,都是白灼加生抽。还有“热气”一词也深入老人心,学着本地人煮茅根马蹄竹蔗水。前几天还整了道颇为复杂的小米豆腐虾仁丸,虽然味道麻麻地,但是姥姥为了子女孙辈换点新口味的这片心,天地可鉴!
互助:每次旅游或者从老家回来,老人都会为邻居好友带点手信特产,我们家有富余的东西,也都会和邻居好友分享;如此你来我往,邻居们也经常会回赠一点荔枝、粽子、农家菜、炸丸子等;平时你帮我接一下孩子我帮你照看一下孩子,顺便留孩子在家吃个饭说一声即可,在商业小区里能感受到如同单位大院般的温暖实属不易。
在哪里度过晚年,怎样快乐地度过晚年,关键还是看老人能否活出自我,面向外面的世界,有这样热情外向热爱生活的爸妈,是我们的福气! (余小鱼)
外婆是“超人” 造福一家人
自从知道老婆大人怀上二孩,我们家外婆就开始念叨着等宝宝出生了就过来照顾宝宝。相较于其他老人,她没有犹豫也没有迟疑,因为在她的观念里这就是自己天经地义的责任。自从来了广州,外婆就像超人一样,担起了一个人照顾一家人的责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教育外孙(我们家叫“哥哥”)、照顾小外孙女(在我们家叫“妹妹”)。她不仅完成每一项工作,还做得有板有眼,精益求精:我喜欢吃辣,所以中午一定会有一道辣的菜;哥哥有自己喜欢的口味,所以总会有特制菜品提供给他;妹妹不吃米饭要吃粥,一定有专门煮给她吃的粥,还配上特制小菜;连老婆大人的减肥餐她也特供。
这还不算什么,哥哥不愿意写作业,她就很聪明地发起和他的比赛:“我洗完碗你要写完一页作业,写不完就算输。”作业得了A+,还有酸奶奖励;考试得了一百分,则有哥哥最喜欢吃的芒果做为特别奖励……虽然哥哥的坏毛病、坏习惯不少,但在外婆的耐心引导下,也在慢慢地改善、进步。
而对于妹妹这个任性的主,外婆也有自己的一套:既宠着她又坚持原则,不会因为她哭就无原则地迁就。遇上妹妹实在无理取闹的时候,就任由她躺在地上哭……妹妹只要跟外婆在一起就乖得很,等到我回家才故态复萌。事实上,外婆才是最疼她的长辈,每天带着妹妹去市场买菜,在小区玩耍,每次妹妹发生什么趣事,她都要津津有味地向我讲了一遍又一遍。
一个人担起全家人的吃喝拉撒,我几乎没听她抱怨过,超高强度的劳动对她而言举重若轻。然而,超高强度的劳动,也在无形间影响着她的健康——前段时间听妹妹说我才知道,外婆头疼犯了,可能是因为太累引起的。而外婆有时也会提起,想回老家和老朋友们聚聚,还和我反复讲述以前和朋友们一起吃喝玩耍的情景。
仔细想想,我好像从来没有问过她习不习惯广州的生活,外婆从早忙到晚,忙得好像没有时间去想这个问题。可爱的外婆,她就是这样的人,为了家人可以无限地付出,可是恰恰忘了自己需要什么。 (老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