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进大墅镇高山村的林下经济“千村万元”增收帮扶基地,十余名工人正井然有序地挖穴、施肥、种苗。“工人现在正在种植的是黄栀子4万余株,预计3月初能全部完成全种类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负责人方建旗介绍说。
高山村“千村万元”基地规划实施面积300亩,2024年规划申报,并经过现场核实、论证等程序后,于2025年组织实施建设,林下种植中药材种类涵盖多花黄精、前胡、栀子等,并同步配套了林区道路、生产作业便道、围栏、消防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培管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像这样的基地还有枫树岭镇周家桥村,基地负责人廖龙建介绍说:“我的基地规划建设初期由于担心投入资金大、周期长而缺乏信心,后来县林业局、大墅林业中心站的同志多次来基地指导和规划,还申请到了‘千村万元’增收帮扶政策,给我们这些经营主体解决了实际困难,同时为后期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我们一定会把这块基地搞好。”
“千村万元”基地从规划初期到后期产生经济效益,至少需要三四年的时间,生产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等现实问题摆在了林农面前,为切实解决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难题,将“千村万元”富民产业政策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起来,县林业局在全县范围内通过项目申报,现场核实等程序,甄选有技术、有实力的实施主体,并下达了《关于淳安县林业共同富裕试点县林下经济“千村万元”增收帮扶项目实施计划的通知》,精准施策,明确建设标准和要求,强化林业科技赋能,着力打造高质量、高标准的“千村万元”基地,助推淳安乡村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淳安县林业局规划了林下经济“千村万元”增收帮扶项目8个,总建设面积2400亩,因地制宜开展栀子、黄精、前胡、覆盆子等林下中药材种植,预计产出后年产值可达450万元,解决农村劳动力长期就业60余人。上坊村书记余利民表示:“以前村里守着林子没收入,现在林下种中药材,技术有人教、收入有分成,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壮大了,我们村集体每年多出来至少有3万元的收益,后期中药材产生的经济效益我们还能按一定比例分红,这是切切实实的强村富民政策。”
淳安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淳安有500万亩林海,深入挖掘山林经济发展潜能,有利高效推动林下经济‘千村万元’增收帮扶项目实施,将示范促动,有力拓宽村集体、林农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同时依托省林业专家‘四联’帮扶机制,不断提高增收帮扶过程科技赋能含金量,实现林下经济量质齐升。”有了政策、村集体的鼎力支持、技术的保驾护航,廖龙建、方建旗对发展信心更足了,纷纷表示后期将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和现场实践,用技术支撑基地的进一步发展。县林业局产业科负责人介绍说:“后期我们将进一步总结高山村、周家桥村‘千村万元’项目实施的经验,着力打造‘千村万元’特色产业带,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推广、可持续的林业产业发展样板。”
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共富模式,是淳安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示范经营,激发林下潜能;科技赋能,实现产品提质增效;产销对接,畅通多元化销售渠道,精准把脉施策,提振发展信心,切实助力林农增收致富。
近年来,淳安县林业局以林下经济“千村万元”增收帮扶项目为抓手,高质量推进“两山”转化工作,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林业共富新愿景,同时将持续推动“林业标准地”、“千村万元”等林业共富新模式建设,为淳安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截至目前,全县林下经济总面积达16万多亩,年产值约6亿元,累计有效解决2000余名山区林农实现家门口就业。(徐春生、姜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