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金策暖兰考,青衿绘新篇

2025-09-02 10:14:0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为了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响应党和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号召,切实减轻乡村家庭教育负担,保障乡村学子平等受教育权利,筑牢教育公平与乡村振兴的坚实根基,河南大学高级金融学院“金策惠农,青衿筑梦”资助宣讲团于7月13日前往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开展了为期15天的资助宣讲活动。

宣讲团首先前往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意义深刻的参观学习活动。

展馆内,照片定格焦裕禄奋斗瞬间:田间查探风口流沙,灯下钻研治碱方案,榻前牵挂百姓冷暖。这些定格的瞬间,清晰勾勒出他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一生。

观馆悟精神,学史明初心。通过馆内实物与照片展现的焦裕禄事迹,宣讲团成员们纷纷表示,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作为青年学子,要将这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让奋斗之花在新时代沃土绽放。

随后,宣讲团前往河南省兰考县仪封镇。为确保政策宣传精准有效,宣讲团抵达后第一时间联合仪封镇团委召开工作会议,共同规划宣传路线与形式。

宣讲团在镇中心设立资助政策宣传点,成员手持宣讲手册,以通俗语言讲解国家及河南大学高校资助政策,让居民直观理解。

通过这次讲解,不少村民表示对资助范围、申请步骤等内容一目了然,村干部亦表示,面对面解读有效打消了部分家庭的顾虑,为学子圆梦筑牢信心。

宣讲团走进兰考县东坝头镇,深入村镇集市与农户家中,通过发放手册、现场答疑、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详解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政策要点,重点明确申请条件、流程及帮扶标准。

东坝头镇作为兰考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不少家庭面临子女教育支出的压力,但部分村民因信息闭塞,对资助政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活动中,志愿者们结合实际案例,对申请材料的准备清单、提交地点及审核周期等实操细节进行逐一说明,确保家长对政策流程理解透彻。

此外,活动回收有效问卷近百份,精准梳理出“线上申请操作难”、“异地就读政策不清”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资助宣讲团走进刘林小学,开展高校资助政策宣讲活动。通过前置性政策宣讲消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顾虑,同时以互动陪伴传递关怀,让教育公平的种子在成长初期扎根发芽。

活动中,宣讲团通过图文展示和案例讲解,向同学们系统讲解高校资助体系框架,针对各项政策的申请条件及后续注意事项,宣讲团成员进行详细说明,并向在场学生分发政策宣传手册,切实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前打通政策理解通道,解决就学后顾之忧。

宣讲结束后,志愿者们还与同学们一同前往操场,陪伴孩子们踢毽子、丢沙包、扔飞盘,参与各类趣味游戏,志愿者们借助游戏间隙与孩子们交流,倾听他们的成长困惑,用话语传递温暖关怀。

为深入贯彻国家资助政策,让教育帮扶的温暖阳光照亮更多角落,资助宣讲团携手团县委,开展资助政策推广系列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以“收集调查问卷”为切入点,走进社区、校园周边,与家长、学生面对面交流。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详细了解家庭对资助政策的知晓程度及实际需求。

在街道旁志愿者们化身“政策宣讲员”,向过往群众讲解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现场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志愿者们一一答疑解惑,让资助政策的种子在街道社区生根发芽。

宣讲团前往玉兰社区文体中心小学,开展资助宣传与手工教学活动,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志愿者围绕资助范围、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家长关心的问题细致讲解,重点解答多子女家庭申请、材料准备等实操疑问,现场互动答疑。

资助宣讲结束后,趣味手工课随即开展。志愿者拿出提前备好的彩色黏土等材料,耐心示范手工作品制作方法。孩子们兴致勃勃投入创作,用巧手赋予黏土灵动造型。活动既让政策深入人心,也用陪伴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

金策惠乡野,青衿暖学子。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高校资助政策走出校园、走进乡村,更以青年力量搭建起政策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它既让教育公平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也为政策宣传创新积累了实践经验。未来,“金策惠农,青衿筑梦”资助宣讲团将持续深耕,让更多人在政策温暖中坚定逐梦脚步。

作者:任姿璇 沈芸帆 孙小雁 陈思羽 吕茹涵 刘雨晨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