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岐黄薪火照闽乡 青春聚力医脉兴”实践队一行9人,赴福建省老字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壶山林氏中医内科”开展调研交流活动。双方在位于仓山区后坂路旁的“壶山林氏中医药园”内围绕“赓续闽乡非遗医脉 青春聚力中医传承”主题,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传承对话,共同探讨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与青年力量赋能发展之路。
活动伊始,实践队师生在壶山林氏第九代代表性传承人林润立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壶山林氏中医药文化园以及百年珍寿中医药堂,娓娓道来壶山林氏三百余年的悬壶济世发展史。大家还亲手参与了壶山特色中药香囊的制作体验。队员们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不仅学习到了香囊的应用场景,还了解了艾草、薄荷、白蔻等道地药材的功效和作用。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交流气氛热烈。传承人林润立率先发言,结合家族九代行医历程,讲述了壶山林氏从初创到荣膺省级非遗的坚守故事。他强调:“中医药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核心在于守正创新。我们既要牢牢守住‘辨证施治’的传统根基,更迫切需要吸引和培养年轻一代投身非遗传承事业。”壶山林氏战略总监林启豪与财务总监曾俭尧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企业探索中医药与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为青年创业提供了现实参考和合作思路。
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实践队指导老师、经济与管理学院卓杏轩副教授应邀介绍了福州大学相关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优势及校企合作成果。她表示:“福州大学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青年实践培育的结合。我们期待通过搭建校企联动平台,充分发挥福大学子、特别是经管类学生的专业智慧,为中医药文化事业及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经管力量。”
实践队队长、学生代表刘永烨分享了此行感悟:“手制香囊时闻到的药香,是最生动的文化教材。未来我们将把所见所感转化为行动,通过新媒体传播中医药知识,也希望能探索青年大学生与壶山林氏在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上的长期合作,让更多同龄人爱上中医药。”
座谈结束后,双方在馆前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传承者与青年学子的笑脸。此次活动不仅为青年学子搭建了接触非遗文化的平台,更推动了中医药传承与青年创业就业的深度对接。这场跨越代际的对话,正为中医药文化的时代新篇写下生动注脚。(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岐黄薪火照闽乡 青春聚力医脉兴”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