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宿州学院汴水红韵·化安卫士团“三下乡”典承千秋法理,法护万载民生

2025-07-22 14:26:32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实施民法典”重要指示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法治建设,宿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汴水红韵·化安卫士团”深入埇桥区三八街道御湖社区和汴河街道新汴河社区开展为期9天的暑期“三下乡”普法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推动法治精神深入基层,助力社区法治建设,促进基层和谐稳定。

聚焦民生关切,精准普法“零距离”

实践队成员们深入社区楼栋、广场和市民活动中心,针对社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如物业管理、邻里纠纷、高空抛物、宠物管理、婚姻家庭、遗嘱继承、个人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尤其是高空抛物并作出了重要提示:“高空抛物=犯罪”已成常识,勿存侥幸心理;遇抛物事件,立即报警,维护自身及公共安全;住户可通过安装防护网、固定物品等方式自证清白,避免连带责任。宣讲结束后,我们全体共同助力“民法典承诺树”的茁壮成长,在树上贴上自己的诺言。而后采取抽奖有奖问答的形式,让大家能够学以致用,既用心也开心。并且精心设计了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针对老人、儿童群体,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民法典漫画手册”。用通俗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为居民答疑解惑。“以前都不清楚民法典是个啥,今天听了才知道,遛狗养狗、楼上漏水、高空抛物,遗产继承这些事儿,里面都有明文规定,太实用了!”居民张大爷在咨询后感慨道。

“法律课堂”进社区,老少咸宜受欢迎

在御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实践队开设了面向不同群体的“民法典微课堂”。面向老年居民,重点讲解防范电信诈骗、保健品消费陷阱、意定监护等内容;面向青少年,则通过趣味问答、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校园霸凌、网络安全、自我救助;面向部分商铺进行民法典的宣传,围绕合同签订、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以通俗语言解读法律要点,助力商户依法经营等知识。同时,结合居委会和物业工作人员的需求,队员们还开展了专题培训,提升其运用民法典化解基层矛盾的能力。“这些大学生此次暑期民法典普及活动太有意义了,形式多样又实用,为我们建设和谐法治社区提供了有力支持。”社区物业经理激动地说。

线上线下齐发力,智慧普法全覆盖

实践团队在市民文化中心、乐湖公园、美术馆设立咨询点,发放自己印发编制的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的宣传册,我们随机采访小朋友,设计特定的情境,将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向他们普及。玩“安全小侦探”游戏,设置“陌生人给零食”“独自离家迷路”等场景,让小朋友扮演角色,引导他们说出正确做法(如拒绝零食、找警察叔叔),自然融入“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等法律相关的自我保护知识。现场解答法律疑问102余件;同步开通注册开通了"汴水红韵·化安卫士团"抖音官方账号,持续推送普法视频。团队成员李思逸充分发挥绘画优势,精心制作的民法典普法漫画。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高空抛物等法律条文转化为视觉符号,在美学体验中根植法治信仰。

实践队队员们也在活动中收获成长。“第一次给老人讲法律时特别紧张,后来看到他们认真倾听的样子,突然明白了普法的意义。”队员胡欣怡在实践日志中写道。指导老师丁淑萍表示:“‘三下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过程,更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群众的成长之旅。”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区民法典普及宣讲活动,不仅让法律知识走进了千家万户,更在居民心中播下了“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种子。团队成员以专业的讲解、贴心的互动,架起了法律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为法治社会建设注入青春力量,助力营造更和谐、更有序的社区环境,让法治精神在基层落地生花。(汴水红韵·化安卫士团:陈瑞、刘奔、耿仔超、王艳、胡欣怡、石杨珍、陈语格、方子馨、李思逸、刘滢莹、陈佳怡  指导老师:丁淑萍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