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光影筑梦,乡韵振兴||临沂大学“传媒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直播助农架云桥 镜头摇醒万亩春

2025-07-20 17:17:50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七月的沂蒙山,生机盎然。临沂大学传媒学院“传媒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一行人,带着满腔热忱和专业所学,深入平邑县郑城镇桃峪村,用镜头记录乡村变迁,用直播激活乡村资源。实践团成员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村委教室,用传媒的力量为乡村注入新活力,书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乡村振兴乐章。

发挥传媒特长,实践团成员在桃峪村架起直播设备,开启了“青耕中国”公益直播助农活动。成员们热情洋溢地推介当地优质的特色农产品,讲述产品背后的乡村故事、桃峪村的风土人情,以实际行动拓宽农产品销路,助力农民增收。实践团用直播带货为乡村振兴添了把“火”,让语言的力量和传媒的赋能,真正变成了助农致富的实效。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与“青耕中国”公益直播助农活动,王力可供图)

短视频制作与乡村宣传片拍摄是解码乡土基因的金钥匙,实践团成员以镜头为犁,掘开被遮蔽的山水肌理与人文血脉,将地域符号转化为可感可触的视觉叙事。举镜自拍、出镜代言,乡村振兴便从“他者讲述”转向“自我更新”。“传媒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致力于在重塑乡土尊严的同时,为桃峪村注入更多可持续的内生生命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拍摄短视频宣传美丽乡村建设,黄媛媛供图)

新媒体发展之翼,离不开沂蒙火种之魂。沂蒙山褶皱深处的桃峪村,革命热血浸润的土壤正孕育着新的火种。实践团成员实地走访革命纪念馆,这些浸染着泥土味的课堂,让沂蒙精神从史册走进现实,从记忆渗入血脉。实践团专门开设了“沂蒙精神主题思政课”,发挥传媒专长,把“沂蒙精神”讲述成孩子们听得懂、好理解的小故事。沂蒙精神的革命火种,正在稚嫩的笔尖与清亮的童声中,完成跨越世纪的交接,恰似两代人的信仰完成击掌。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八路军115师旧址,朱自强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开展“沂蒙精神”主题思政课,许淑慧供图)

沂蒙山深处的桃峪村,传媒正以无形之手绘就乡村振兴的基因图谱。当我们学会用镜头写诗,用声波传情,用数据造血,乡村振兴便拥有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这也是“传媒赋能乡村振兴”的最好注脚。

(通讯员 朱薏霖)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