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为深入考察石塘村的特色农产品发展情况,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茶香云驿”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舒茶镇石塘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当天 6 时,天边刚泛起微光,石塘村的茶山已迎来了一群特殊的 “采茶人”。合肥工业大学的实践团队成员们背着竹篓,跟随着当地经验丰富的茶农穿梭在层层叠叠的茶丛间。当地茶农一边示范,一边向围在身边的同学们讲解着采茶的诀窍。据他介绍,石塘村的茶叶种植已有数十年历史,如今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采茶季都能带动 500 多名像他一样的茶农增收。团队成员杜同学深有感触地说:“看着茶农们忙碌的身影,才真正明白‘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含义。”
团队成员在茶丛体验摘茶 黎维东 摄
然后,实践团队在吴经理的带领下来到了当地名优茶专业合作社——古尖香茶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面的荣誉证书,例如2017年世界绿茶大赛金奖、2018年第二届亚太茶茗国际评比大赛金奖等众多奖项。
当地名优茶的各项荣誉证书 黎维东 摄
团队成员们走进了茶叶加工车间。车间里,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设备摆放整齐,他边带大家参观,边讲解茶叶加工的全流程:鲜叶采摘后要先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不合格的叶片;接着进入杀青机,通过高温让茶叶停止发酵;随后在揉捻机里经过反复揉捻,使茶叶形成独特的形状,同时让茶汁溢出,提升香气;之后进入烘干机,将茶叶水分控制在 5% 以下;最后还要经过智能筛选分级,确保每一批茶叶的品质都达标。
在茶场的会议室,观看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视察舒茶镇等红色历史视频,毛主席指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当地干部们带领群众发展茶叶产业,使得舒茶镇的茶文化响彻全国。团队成员切身感受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之后的采访中,提到当地的特色茶 “绿观英”,吴经理更是打开了话匣子,“这‘绿观英’可是我们的宝贝,是结合本地的土壤和气候,经过十多年培育才成的品种。” 他拿起一小撮绿观英茶叶展示,“你们看,它的外形像雀舌,颜色翠绿,冲泡后汤色清亮,喝起来有股兰花香,回甘特别明显。” 紧接着,吴经理介绍到, “绿观英”的销售渠道多样,线上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线下进入各大商超和茶馆,使去年 “绿观英”销售额突破了 500 万元, “绿观英”凭借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认可。
储同学采访吴经理 黎维东 摄
下午 4 时,实践团队还深入石塘村的桃园。经桃园负责人介绍,石塘村的桃园有 200 多亩,种植了多个品种的桃子,从初夏到深秋都有鲜桃上市。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摘桃过程,切身体会到果农的辛勤。
通过当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队长吕同学感慨道,“从茶山到茶场,从茶园到桃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特色农产品的蓬勃发展,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合肥工业大学的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在党的引领下当地乡村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我们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 谢佳臣 储宇健 吕世政 胡鹏宇 黎维东 薛岱昕 宁天旗 杜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