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盛夏时节,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经济地理学院“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经天纬地”筑梦团队走进浦市镇马王溪村烟草种植基地,近一人高的烟草一片连着一片,一株株烟苗枝繁叶茂,烟叶肥厚宽大、色泽饱满,长势甚是喜人,再过不到一个月,便是收获的时节。
烟草基地调研现场 闫宇/摄
在马王溪村,烟草种植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力量。目前,该村烟草种植规模达100亩,主要种植优质“云烟87”品种,该品种烟叶品质高、市场适应性强,为增收奠定基础。在实地考察中,团队还深入走访了多位种烟村民。村民李大爷笑着说:“现在种烟有技术指导,收入也稳定,比以前强多了!”另一位村民王阿姨则表示:“‘烟—稻—油’轮作让我们地不闲、人不闲,一年四季都有活干。”
走访种烟村民现场图 龙宇/摄
在种植模式上,马王溪村创新采用“烟—稻—油”连作模式,烟草收获后种植水稻,水稻收割后种植油菜,既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又通过水旱轮作改善土壤条件、减少病虫害。同时,当地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从烟苗移栽到烟叶烘烤全程给予技术指导,有效提升烟叶产量与质量,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样板。
根据“经天纬地”筑梦团队的实地参观调研了解到马王溪村的烟草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资源优势,村内土壤肥沃、透气性良好,为烟草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尤为关键的是,四清水库为马王溪村提供了优质且稳定的灌溉水源,保障烟苗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用水需求,水质富含矿物质,有助于提升烟叶品质。
调研结束合照 闫宇/摄
近年来,马王溪村百亩烟草种植不仅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的“双提升”,验证了“烟—稻—油”连作模式及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更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下一步,马王溪村将持续优化种植结构,深化技术培训与指导,进一步挖掘烟草产业潜力,同时拓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助力农业持续增产、农民稳步增富、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此次走进马王溪村烟草种植基地,不仅亲眼见证了“烟—稻—油”连作模式带来的土地高效利用与农业增效成果,更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产业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此次调研收获颇丰,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讯员 周景琪 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