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湖南信息学院 “湘信下乡团”赴阳罗洲镇开展座谈调研助力基层发展

2025-07-12 11:39:33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湖南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湘信下乡团”,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好奇与热忱,于 2025 年 7 月奔赴湖南省沅江市阳罗洲镇,开启了调研之旅。他们希望通过与镇干部深入交流、和村民拉家常等方式,摸清当地发展的真实状况,为阳罗洲镇的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薄力。

初至罗洲问发展,首入镇府探实情。一到阳罗洲镇,团队就马不停蹄地与镇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主管干部向同学们介绍:“我们镇靠着丰富的河湖资源,大力发展‘稻渔共生’模式,现在种养面积已经有 1.2 万亩,主要养小龙虾、鲈鱼这些品种,带动了 300 多户农户增加了收入。” 同学们一边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一边在心里对当地的产业有了初步的整体印象。

交谈之间深探产业,问答之中共话产销。在交流中,同学们围绕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踊跃提问。当问到农产品线上销售的情况时,镇干部回答说:“2023 年我们引导商户加入电商平台,去年线上销售额大概有 80 万元。不过,物流方面还存在问题,偏远村屯的快递配送成本比较高。” 有同学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出了 “整合物流点” 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在场人员的关注和讨论,这让同学们心里都美滋滋的,备受鼓舞。

一隅早餐店中访民情,几许家常话里知民忧。座谈会结束后,团队分成两组,开始了实地调研。一组走进镇上的早餐店,店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同学们找了个空座位坐下,和正在吃饭的村民聊了起来。南湖村的李大爷跟他们说:“我孙子在镇里上学,每天坐三轮车得 20 分钟,下雨天特别不方便,要是能有校车就好了。” 同学们还了解到,村里的卫生室只有 1 名医生,小卖部的商品也不够齐全,这些情况都被同学们一一记在了本子上。

这场为期数日的调研,让同学们在田间地头、集镇巷陌间触摸到乡村振兴的鲜活脉搏,学到了太多课本之外的实践智慧 —— 既有产业发展的现实瓶颈,也有民生冷暖的细微褶皱。大家计划将收集到的 200 多条村民建议与密密麻麻的调研笔记系统梳理,从 “稻渔共生” 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短板补齐、生态价值转化等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力求在报告里写下的每一条建议都带着泥土的温度与可落地的实感。这群青年学子深知力量有限,却始终盼着能用这份凝聚着汗水的成果,为阳罗洲镇的发展添一块砖、加一片瓦。

通讯员:张玳熔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