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琅塘镇谭家坊村的百亩早稻实验田迎来丰收季。伴随着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一串串金黄的稻穗被收入仓中,而以往令人头疼的秸秆问题,如今却有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正在这里大显身手。
图 | 对秸秆进行粉碎、压实
在谭家坊村的稻田里,加上种粮大户共计300余亩早稻田喜获丰收,亩产达1000斤。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收割现场多了一道关键工序:收割机在作业时同步将秸秆粉碎成细小颗粒,均匀抛撒在田间,随后由耕田机进行压实处理。这套“‘收割-粉碎-还田’一体化作业模式,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还田质量”。镇农业农村部门技术人员介绍道。
图 | 早稻田丰收
经过腐化处理后,这些粉碎的秸秆将转化为天然有机肥料。镇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介绍,秸秆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粉碎还田后能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用量,长期实施还可缓解土壤板结问题。“以前秸秆要么焚烧污染环境,要么堆积影响耕种。现在粉碎还田后,不仅解决了环保难题,还帮我省下了不少化肥钱。”种粮大户杨石军算起了经济账。
图 | 秸秆压实处理
禁限烧不是终点,科学利用才是关键。琅塘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赢得了农户的广泛好评,更为破解秸秆处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琅塘方案”,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供稿 | 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