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涟源市第二小学的录播室内,一场聚焦学生“心灵成长”的教学盛宴正悄然启幕。3月18日,该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竞赛热烈开场,8位青年教师以“心”为舟,在三尺讲台上精心搭建起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之桥,充分展现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智慧与创新思维。
本次竞赛以“从心出发・向心而行”为主题,紧密贴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六大核心领域展开。参赛教师们大胆突破传统课堂模式,巧妙地将游戏化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创新元素融入教学设计之中,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全新活力。
在五年级的课堂上,梁思思老师围绕“注意”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她巧妙地通过口令游戏导入,自然引出注意力话题,详细讲解了注意力的定义与重要性。随后,梁老师组织开展了“数学题小测试”“色彩大冒险”“案例分析”等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活动,分别引导学生得出明确目标、排除干扰、培养兴趣能够有效提升注意力的结论,并鼓励学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课程末尾,梁老师系统总结了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再次强调其重要性,激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提升自我。
贺佳老师带来的《向快乐出发》一课同样精彩纷呈。贺老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与体验中真切感受到快乐的强大力量。课程中,贺老师灵活运用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样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积极情绪,深入学习如何调节负面情绪,进而有效增强心理韧性。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里,学生们不仅充分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更学会了如何以积极心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逐步培养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常言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筹备此次竞赛,参赛教师们历经了“三阶打磨”:赛前,积极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深入研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精心组建跨学科备课组,特邀专家进行专项指导;参赛选手们更是精心备课,对教学细节反复雕琢、精益求精。这种“理论+实践+反思”的培养模式,有力推动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近年来,涟源二小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目前,学校已有16位教师具备心理咨询资质,多名教师在市级心理健康课教学比赛中获奖。学校专门开办“春雨计划教师心理辅导技能提升班”,致力于全面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心理讲座、心理游园会、心理课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多次组织送教下乡,并参与湖南省2024 - 2025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此外,学校设立涟源二小心理咨询室,累计开展个体辅导几百人次,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选修课,而是人生必修课。”学校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课程+活动+干预”的立体化模式,深入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课题研究,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品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供稿 | 李孟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