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杭师大团队深入调研浙江个人破产制度:用千份问卷倾听社会心声

——聚焦“诚实而不幸者”重生之路,探索制度创新的浙江样本

2025-03-12 07:58:0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聚焦“诚实而不幸者”重生之路,探索制度创新的浙江样本

在浙江省率先探索个人破产制度的背景下,杭州师范大学个人破产调研实践团队以“制度创新与社会认知”为切入点,走访全省多个地市,发放近千份问卷。这一调研成果不仅为制度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更以扎实的实证研究回应了公众对“债务豁免是否等于逃债”的争议,展现了浙江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先锋角色。

一场覆盖全省的“制度认知”摸底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自2020年发布《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类个人破产)工作指引》以来,已累计审结个人债务清理案件超3000件,帮助数百名“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重获新生。然而,制度推广仍面临社会认知不足的挑战。杭师大团队发现,超六成受访者误认为“申请破产等于赖账”,而实际上,浙江通过“五年行为考察期”“财产穿透式核查”等机制,严格区分诚信债务人与恶意逃债者。为此,团队设计了涵盖法律认知、制度评价、配套需求三大模块的问卷,覆盖企业主、金融机构、法律从业者及普通市民四类群体。

典型案例背后的制度温度

在温州平阳,“全国个人破产第一案”当事人蔡某。因企业破产背负214万元债务,通过清理程序获得债权人谅解,最终仅需偿还3.2万元,并保留基本生活费用。这一案例被写入团队报告,成为诠释“宽容失败、鼓励重生”理念的生动注脚。数据显示,浙江法院在审结案件中平均清偿率达16.53%,既保障债权人权益,又为债务人保留“翻身”可能“制度设计绝非‘债务赦免’,而是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实现多方共赢。”团队负责人指出,调研中发现的“双重表决规则”“第三方债权拍卖”等浙江创新实践,已为全国立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数据到建议:青年力量助推制度完善

基于近千份有效问卷和多场深度访谈,团队提出三大政策建议:一是建立全省统一的债务人财产信息平台,打通税务、社保、金融等多部门数据壁垒;二是推广“信用修复+创业扶持”联动机制,借鉴温州对诚信债务人提供低息贷款的经验;三是加强普法宣传,以“漫画手册”“模拟法庭”等形式消除公众误解。

结语:让制度创新照亮“重生之路”

从温州首案破冰到全省制度成型,浙江用五年时间探索出一条“既防逃债,又促新生”的路径。杭师大团队的研究表明,当78.3%的受访者从“质疑”转向“有条件支持”时,个人破产制度已不仅是法律条文,更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刻度。随着团队调研成果的传播,这场由青年主导的“制度解码行动”,正让更多人理解:宽容失败,才能让奋斗者无惧前行。(胡逸扬)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