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最初的战场上,我们用专业守护希望。4月24日,内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迎来历史性时刻——首例早产儿袋鼠式护理(KMC)在悦光副院长带领的团队护航下圆满实施!这不仅是医疗技术的突破,更是“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理念的温情实践。
生命闯关:5天5夜的守护
4月18日,宝妈因“前置胎盘、前置血管、横位等高危因素”在我院产科急诊剖宫产,阳阳(化名)产重2.74kg,孕周35周。
新生儿团队第一时间守护在手术室里,和产科医生一起为宝妈和新生宝宝保驾护航,整个抢救过程,有条不紊、分秒必争,充分体现了“生命至上”、“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也展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转入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联合组织紧急气管插管后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改善肺顺应性,高频振荡呼吸机的嗡鸣声牵动着全体医护人员的心。
在悦光副院长“精细化、个体化”的救治方针指导下,新生儿科团队制定精准的呼吸支持方案:从高频通气到鼻导管吸氧,再到成功脱氧,历经5天闯过呼吸关;通过每日口腔干预训练,吸吮力从微弱到稳定完成50ml奶量喂养,实现营养关的完美跨越。
袋鼠护理:用体温传递生命力量
当阳阳(化名)病情趋于平稳,钟志慧医生敏锐捕捉到家属护理焦虑:“现在出院,父母可能面临照护困难。”在悦光副院长支持下,医护团队决定启动袋鼠式护理——这种将早产儿裸露俯卧于父母胸前的护理方式,既能稳定生命体征,又能建立亲子纽带。
护理组长孙婷带领团队严控每个细节:
✅ 独立护理间恒温恒湿环境调控;
✅ 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实时监测;
✅ 特制哺乳枕支撑系统;
✅ 全流程消毒隔离措施。
爸爸的第一次拥抱:从颤抖到从容
“我太紧张了...”首次接触宝宝的晨晨爸爸声音颤抖。孙婷护士长以十年新生儿护理经验,现场示范“早产儿拥抱五步法”:
1️⃣ 前倾45度环抱体位;
2️⃣ 手掌空心式支撑颈背部;
3️⃣ 皮肤接触面积最大化;
4️⃣ 同步呼吸节律调整;
5️⃣ 哭闹安抚手法。
从更换早产儿专用尿布到微量喂养技巧。
从呛奶急救到抚触沟通,2小时的沉浸式教学让新手爸爸逐渐舒展眉头。当监测仪显示宝宝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8%,体温维持在36.8℃理想区间,医护团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专家说
▶ 悦光副院长:
“袋鼠式护理不是简单拥抱,需要医疗团队精准评估、全程护航。我们建立了包含6大类28项指标的准入评估体系,配备1:1:1专属医护团队(1名医生+1名专科护士+1名家长),让科学照护与人文关怀并重。”
▶ 钟志慧医生(主治医师):
“早产儿出院过渡期至关重要,我们将持续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培训,让医疗照护从病房延伸到家庭。”
从生命支持到心灵抚慰,从专业技术到人文关怀,内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始终践行“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的承诺。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家庭参与式护理,让更多早产家庭在专业守护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温暖故事。
家长们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内江市妇幼保健院”,选择相应的儿科专家门诊咨询就诊。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日全天
地址:(玉屏街西段886号)内江市妇幼保健院一楼儿科专家门诊
联系电话:0832-2213713
供稿:儿童保健部 孙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