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浪潮下,AI课堂正在深度重构高等教育的生态图谱。宁波大学教学场域中,智语通达团队自主研发的INSPIRE智能教学系统正引发链式反应——这套融合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算法的教育科技,通过智能诊断、个性推送和实时交互等功能模块,推动着教学方式从单向传输向认知共生的范式跃迁。
一、讲师:教学创新的得力助手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的张老师,使用过Sider、文心一言、质朴清言、Kimi、Chat GPT、豆包等多种AI工具。在作业批改方面,张老师尝试使用AI批改文字稿类作业,如论文、报告等,然而实际效果不佳。在使用INSPIRE系统时,张老师设定了详细的批改框架和要求,包括论文结构、内容深度、逻辑连贯性、学术规范性等方面的评估。系统不仅能判断论文结构是否完整、资料是否丰富,还能深入分析论述的合理性、创新性,也能检测出学术不端等问题。
孙烨超老师是中外教育政策课程的讲师,他对INSPIRE智能系统称赞有加:“以前备课,查阅资料耗时费力,还难以保证全面。现在有了INSPIRE,它能快速整合海量资料,不同国家教育政策的对比分析一目了然,让我的课程内容更丰富、前沿。”孙老师还提到,借助系统的智能分析,他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精准调整教学重点,课程设计也更具针对性,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
图 1:借助INSPIRE 智能系统,孙烨超老师为同学们提供更前沿的信息。通讯员郑烨摄
二、学生:学习体验的全面升级
“使用INSPIRE系统后,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多了。”小学教育数学方向的小徐说道,“在课堂讨论时,它能快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帮我打开思路,以前觉得枯燥的课程内容,现在都变得鲜活起来。”小徐还提到,系统的个性化推荐功能会根据他的学习习惯推送学习资料,让自主学习更高效。
另一位小学教育语文方向的学生小周则表示:“AI辅助学习工具让我的学习效率提升了很多。以前写论文找资料,在图书馆和网络上花费大量时间还找不到合适的。现在INSPIRE能精准定位相关文献,还能给出文献综述和思路启发,写论文不再那么头疼。” 同学们普遍反映,AI课堂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更强了。
三、对比分析:AI赋能,成效显著
从具体数据来看,据宁波大学教学评估中心统计,使用INSPIRE智能系统辅助教学后,中外教育政策课程的课堂活跃度提升了30%,学生主动发言次数明显增多。在作业完成情况上,提交的作业质量评分平均提高了5分(满分100分),优秀作业比例从之前的15%提升至25%。
从案例上对比,在一次关于“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讨论中,未使用AI工具时,学生的讨论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深度和广度都不足。而引入INSPIRE系统后,学生能结合各版本教材实际案例和最新改动展开讨论,分析更全面、深入,提出的观点也更具创新性。
图 2:在INSPIRE 智能系统引导下,同学们积极讨论发言。通讯员郑烨摄
不难看出,由INSPIRE系统引领的AI课堂为高校师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在讲师的教学过程中,它成为设计高效课程、推动教育科研的有力工具;在学生的学习体验上,不仅提升了效率,还增强了学习兴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AI课堂将在未来教育领域释放更大潜能,持续推动教育创新发展。(通讯员 郑烨 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