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梨乡情,振兴梦

2025-08-28 08:30:58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8月10日,我们扬州大学广陵学院“‘锗’里寻香,‘梨’响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曹家镇,围绕富锗梨产业展开实地调研。在这片富锗梨生长的沃土上,传统农业与青年智慧交融碰撞,焕发新的活力。

穿越川中蜿蜒的山路,满目翠绿中梨果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踏上曹家镇的土地,湿润的泥土气息与梨子的清甜扑面而来,勾起来自仁寿的学子深藏的乡愁。此次以实践队员身份重返故土,心中既有归家的激动,更有血脉相连的悸动。

走进梨园,果农王建手持叶片细细讲解病虫害迹象,那黝黑面容上的皱纹,让我不禁想起童年中外公劳作的背影。在农人的指导下,儿时熟悉的农活记忆逐渐苏醒。嫁接技术不仅传递着种植智慧,更仿佛是一场家乡以坚韧姿态完成的新生仪式。

路旁,周晓群阿姨的箩筐中盛满青黄圆润的富锗梨,她笑容满面地说道:“政策好了,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手起刀落,梨子清脆的声响如同记忆中灶膛里柴火的噼啪声。“以前愁销路,如今梨子都能坐飞机卖到国外!”她朴实的话语背后,是冷链物流打通崎岖山路,电商网络覆盖偏远田间,农技人员扎根果园提供技术支持——这些细致而坚实的力量,托起了果农沉甸甸的收成,也托起了千万农户的希望和如我一般在外学子的牵挂。

(8月10日,团队成员李思宇在曹家镇生态园门前留影。黄晶供图)

抚摸着老梨树粗糙的树皮,蜿蜒的枝干如同故乡的掌纹,默默诉说着土地的沧桑。乡村振兴,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像呵护古树一般,倾听大地的脉搏;需借助科技的力量,精准修复岁月的痕迹。只有将耐心、技艺与科学融入乡土之中,希望的果实才能如这梨园硕果,不畏风雨,压弯振兴的枝头。

返程途中,梨园渐渐隐入暮色。怀中的富锗梨散发清甜香气,这片土地以它的丰饶和坚韧告诉我:振兴的真谛,蕴藏于躬身劳作的芬芳之中,闪烁在实验室的科学之光里,更流淌在政策温暖最终融入农人笑颜的瞬间。当青年走入田野,科技赋能传统,每一颗从富锗土壤中孕育的果实,都将成为未来大地最动人的回响。(供稿人:黄晶 李思宇 刘洺宏 周可欣)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