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门户网

百廿风华铸辉煌——写在洞口三中120周年校庆前夕

2025-10-02 14:56:38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记者袁通杰 通讯员杨恢清

10月2日,记者走进湖南省洞口三中校园,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每一角都诉说着动人的故事。看那崭新的教学楼前,花坛里的花朵争奇斗艳,每间教室弥漫着清新的空气和朗朗的读书声,那是知识的海洋在召唤着每一个求知的心灵;看那宽敞的操场上,同学们的身影矫健有力,跑步的、跳跃的、投篮的,活力四射;看那课后的场景,金色的霞光与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蓼湄书院图”。这就是阔别56年的母校,一个四季如画、生机盎然的地方,一个充满活力、孕育希望的地方,一个让我心驰神往、流连忘返的心中家园。

洞口三中坐落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素有“小南京”之称的——高沙镇。学校创建于1905年,经历了“高沙民立学堂”(1905)、“蓼湄中学”(1910)、“湖南私立蓼湄中学”(1925)等变迁,1953年更名为“洞口县第三中学”。解放前,曾与岳云、雅礼齐驱,为近代省内名优中学之一。学校于2002年被评为邵阳市重点中学,2005年被评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8年、2017年顺利通过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评估。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教育资源建设研究项目实验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学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绿色学校、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 湖南省法制学校、省级安全文明学校、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邵阳市花园式学校、邵阳市安全文明校园、邵阳市最美学校、邵阳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4582719874519208_92.png

图为洞口三中全景。

薪火传校

庄子云“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种传续就叫做薪火相传,百廿蓼湄一路薪火传承,披荆斩棘,璀璨辉煌,正如校歌所唱“云峰挺秀巴水清,泱乎我蓼湄。文化渊薮,济济英俊,中国之光荣……”蓼湄,麟凤振振,人才济济,继往开来,新篇连连——

艰苦奋斗,继往开来书新篇。1952年,洞口县建县。其时,学校在株木山建新校舍。1953年,学校更名为“洞口县第三中学”。

1954年春,夏大明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先后发展了老师陈贻照、谭文栋、王建勋、杨英伟、袁光祥,学生叶发宗、任诗民、蒋兴雅等为党员。学校师资更加雄厚,出了如赵家善、李月潭、杨联珍、刘襄灼等一大批堪为师表的教师。1958年,邓镇中任校长。从1952年开始,学校师生陆续迁往株木山新校址,1963年秋,全部迁完。

这一时期,学校最盛时办到24个班,学生1300多人,教工70余人。学校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出现了崭新局面。1956年,杨惟高考入清华大学,是洞口县第一个清华生;1957年,尹光初从洞口三中考入北京大学,是洞口县第一个北大生。1965年邓集简任班主任的高27班,高考上线达45人,升学率创新高,赞誉之声广播县内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了冤、假、错案,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学校迎来了教育的春天。

1986年秋,张才云任校长,记者曾经来该校采访,该校艰苦创业,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除上级拨款外,筹资200多万元,为师生办了34件实事。新修教工宿舍、学生宿舍、教学楼、后勤综合楼、地下过道、校园道路、校标等。科学管理学校,学校先后八次被评为县、市先进单位。刘奇源、曾智清、袁沙雁、李慎涛等被评为国家、省、市先进工作者。教学教研蔚成风气,教师在市、省、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1篇,参与编辑出版专著7部。21位学生在省市奥赛中获奖。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91届学生徐洪辉考上北京大学无线电专业;徐建军同学94年高考物理150分,为全省之冠。95年高考上线(公费)69人,其中重点大学、本科多达43人,为恢复高考后录取人数最多的一年。

1994年,经上级批准,学校复名为蓼湄中学,与洞口三中两校名并用。

砥砺奋进,赓续文脉书华章。1995年,彭明剑任校长。从此,洞口三中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1998年修建了科教馆;2000年修建了四层的餐饮大楼;2001年修建了图书馆;2003年征地70余亩,修建了标准的田径运动场;2004年修建了可容纳54个教学班教学大楼;2005年又开始修建体艺馆,2006年修建了男生公寓,2008年又修建一栋五层女生公寓。三中的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各成一体,随着硬件建设的完善,洞口三中的教育质量一年一个台阶,2002年被评为邵阳市重点中学,2005年晋升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08年顺利通过省级示范中学第一轮评估。

2011年8月,苏竹林任书记兼校长。学校大力发展校园文化,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大兴教研之风。学校行政集思广益,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保证教学质量。2012年的高考、学考,洞口三中大放异彩,高考本二上线突破二百大关,学考一次性合格率达92%;2014年学考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6%,在农村省级示范性高中中名列前茅;2016年的高考,该校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谭永臻同学以665分(全县第二)被北京大学录取,高考本一上线94人,本二上线231人,600分上线人数11人,创历史新高。

2017年3月,曾广洋担任洞口三中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曾校长对学校的发展历程做了详细的了解后,明确提出了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精英教育”“书香校园”“生态校园”“平安校园”的教育品牌,旨在培养当代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学校的教育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2017年的高考,本二以上上线249人,尹婕同学获邵阳市语文单科状元,学校顺利通过省级示范中学第二轮督导评估。2018年高考本一上线突破100人。2019年本一上线110人,本二253人。2020年高考,600分以上18人,其中向鑫同学以裸分668分获全县理科第二名,徐俊波、杨子超、蒋科豆、曾宇仟儿、毛泽宇分别考取660、656、653、650、646分的高分,本一上线117人,本二261人。2021年高考,600分以上10人,本一上线137人,本科上线突破400人,杨亦琪同学以710分档案分考取清华大学。2022年,本科上线507人,首次突破500人大关,重点本科上线达201人,上线人数为建校百年之最。2022年5月,学校符辉高中生物工作室被评为湖南省名师网络工作室;6月,该校问鼎第五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大奖;是全县中小学校中唯一一所获此两项殊荣的学校。

其间,学校办学条件迈上新台阶。新修了119套教师周转房,新修了高标准的女生宿舍,对学生食堂进行了提质改造,学校现代化程度更高。

踔厉奋发,蓼湄领航书复兴。2022年8月,刘勋才担任洞口三中党总支书记兼校长。2023年8月,洞口三中开始党政分设,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刘勋才任党总支书记,负总责,罗鹏任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建设统揽学校教育教学全局;锚定“文化+特色”的办学总定位,牢固树立“做靠谱的蓼湄人”的办学理念,牢记“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的校训,践行“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就会幸福,坚持就能卓越,钻研就出奇迹”的行动纲领,走“优质+特色”的办学思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作为,精准施策,学校各项工作有力有效开展,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高考一路争先进位。2023年高考,该校本科上线达到了499人,本科上线率首次突破百分之五十,朱由贝同学以671分夺取全县高考裸分状元。

2024年高考,该校考取了全省唯一一个在非县城高中就读的清北生林鑫垚,全校本科上线超过568人,重点本科上线264人,本科上线率首次突破60.11%,增长率居全市第一,创造了农村高中的教育教学新传奇,展示了百年蓼湄强大的“新质生产力”。获得洞口县2024年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单位、2024年学考工作先进单位等重要荣誉。

2025年高考,洞口三中高考实际参考人数994人,本科上线人数为653人(其中历史类178人,物理类451人,艺术类17人,体育类7人),本科上线率65.694%,特殊类本科历史类77人、物理类174人。

教师一路载誉凯旋。在2022年举行的第一届邵阳市高中教师业务能力测试中,该校有37名教师名列全市前茅,获得邵阳市表彰;有15名教师获得洞口县表彰;语文、政治教研组获得全县第一名。

在2023年12月10日举行的第二届邵阳市高中教师业务能力测试中,该校教师成绩斐然,遥遥领先。物理教研组人平分全市第一,荣获"邵阳市优秀教研组”称号,为该县唯一获奖学校;语文、英语、生物、政治、历史等五个教研组荣获县人平分第一。市优胜个人获奖达21人,占学校参考教师的16.8%,有58名教师获得县级优秀,占学校参考教师的46.4%,比例为全县最高;县优胜个人58人,占学校参考教师的46.4%,占比居于全县榜首。2023该校湖南省名师网络工作室——符辉高中生物工作室——取得阶段性的新成就,成功入选“国字头”联盟——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学校被湖南省教育厅列入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

在2024年度第三届邵阳市高中教师业务能力测试,总分荣获全市第二,全县第一;语文学科和物理学科位居全市第一。舒欣老师、邓湘月老师代表全邵阳市参加了湖南省心理、生物学科竞赛并荣获省级大奖。远赴新疆支教的米湘泉老师在22位支教老师中脱颖而出,荣获了唯一一份吐鲁番市实验中学教学业绩突出奖,展示了强大的“硬控”实力。

学生一路摘金夺银。2023年,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生物学科竞赛,林鑫垚、刘嘉悦、谷杰、向奕权、王佳宜、罗心怡等6名同学荣获省级以上奖励。学校荣获邵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邵阳市教育局组织的“邵阳市第四届校园武术大赛”一等奖。

2024年,学生参加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大获全胜。该校林立、王梽荣、陈嘉旺、蒋运虎、梁坤、曾思超6名同学三人获省二等奖,三人获省三等奖,获奖率高达百分之百,三中是全县获奖等次最高、人数最多的学校。在2024年全县中小学生各类赛事中,该校勇夺“五冠”:荣获乒乓球高中男子单打冠军、高中女子单打冠军和团体特等奖,荣获高中组篮球男子冠军、女子冠军,展示了强大的“王者荣耀”。2025年,毕业生李泰权同学入选信息支援部队方阵,光荣参加了九三大阅兵。

近年中,学校办学品位进一步提升。运动场进行了现代化的升级改造,铺设了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足球场。第二教学楼立项动工,新校门建成,校史馆竣工使用,男生宿舍进行了重大改造,校园美化亮化绿化进一步升级,一所现代化的农村高中巍然而起。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湖南省书香校园、邵阳市禁毒教育示范学校等重要荣誉。

14595055853036863_92.png

图为现代化教学楼。

政治建校

政治建校是指依靠政治手段和党的领导作用调动师生积极性,确保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原则。近两年,学校推进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好“三重一大”等制度,引领学校教育全面发展。

同时,坚持夯基提质,不断推进学校党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党建赋能,将党建工作与学校发展深度融合,持续实施“党建+”工程,将党的领导和引领贯穿学校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素质引领、方法引领、典型引领、作风引领、思想引领、目标引领等示范作用,让党建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校党总支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人才强校

得英才而用之者强,聚贤能以兴业者胜。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近两年,洞口三中高度重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做法有:以老带新,师徒结对,培训引领,严格考核,搭建平台,业务测试,师生同考。学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各种平台,常年开展各种公开课、教学比武、同课异构大赛,为每位教师的成长建立成长档案,教师成长迅速。学校持续实施“领雁工程”“青蓝工程”,鼓励教师成名成家。三年来,该校获得部级优课、市县级教学能手、名校长、教坛新秀、名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科骨干教师等各种重要荣誉将近30人次。

近两年,该校大力实施“教研强校”策略,坚持教研优先,教研引领,教研驱动,已经探索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一个根本、三项激活、四化展开”“134 校本教研体系”,即围绕“以校为本”这个根本;激活“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三大要素;校本教研在教研活动层次化、教研形式多样化、教研组织课题化、教研总结经常化四个方面全面展开,教改教研繁花满枝。

学校在研省部级教研课题两项:湖南省教育规划办的课题《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基础学科教学的融合研究》,湖南省电教馆的课题《高中生物在线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新结题的省部级教研课题一项:湖南省教育协会的《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该课题还荣获省一等奖;在研市级课题一项:邵阳市教科院的《以邵阳市为例,“双减政策”下农村初中课后服务创新实践的研究》;新结题的校本级课题五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培育与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在课堂实践中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维》《时空观念和国家情怀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高中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学校建有5个省市县级名师工作室,成立了“1+10”区域教研联盟。

15011331049984353_92.png

图为高标准的体育馆。

德育立校

德育如山重千斤,塑造灵魂见真金。近年来,学校坚持“育德为先”,突出德育时代性,突出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在“主体德育”理念的指导下,洞口三中构建了一套“223德育工作体系”,即“两全”“两自”“三课”体系,“两全”是指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两自”是指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三课”是指通过开设艺体课,活动实践课,心理调适课来锻造学生的全面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

学校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域育人策略,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注重“活动育人”“沉浸式体验育人”“仪式育人”。德育活动丰富多样,先后开展了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劳动美”社会实践教育、学雷锋活动、“清明祭英烈,传承爱国魂”主题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新团员入团仪式、志愿活动,励志演讲、5.25“释放心灵,关怀自我”心理健康月活动、义务清扫街道活动、为高三学生减压赋能活动、“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等。

学校将教育手段提高到文化的高度,用文化去涵养学生,化育学生,实现于无声处育芳华的教育高境界。学校注重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学校环境文化。更注重以各项活动为载体,锻造学生能力。运用学生喜闻乐见各种形式进行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利用各种纪念日和重大节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把升旗仪式、班团会、专题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常规活动;把组织新生开展入学教育,举办各种知识(技能)竞赛或演讲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把军训、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有效媒介;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继续和延伸;把“一节一会”(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运动会)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达到在活动中锻炼人、塑造人、影响人的目的。

学校注重挖掘该校厚重的文化资源和校友资源,开展了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国旗下的讲话、元旦文艺汇演、大课间韵律操、百幅对联进教室、千名师生唱校歌、杰出校友回校讲学等文化项目,很受师生欢迎,实现了于无声处化育学子的教育效果。

15024439174512011_92.png

图为艺体楼。

特色兴校

独出匠心勤探索,寓教于乐结硕果。该校面对近年来乡镇高中面临的优质生源急剧下滑的巨大困难,主动应对,积极探索“一主两翼”的特色办学模式,即以文化教育为主体,以音乐、美术、体育、舞蹈等教育为两翼,发展学生的文艺素养。以文艺特色为切入点,凝练文艺精神,释放文艺强身固本、辅智促学、陶情养德的正能量,实现办“优质加特色”学校、培养“全面加特长”人才的目标。在如今的洞口三中,文艺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内生理念和教学常态。学校高水准的音体美、书法、舞蹈专业教师是引路明灯,为学生们点亮通往文艺世界之路;每周开设的音体美等专业课,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多姿多彩的文艺之窗; 形体室、书法室、画室、蓼湄文学社……成为学生遨游艺术的殿堂。书画、演讲、舞蹈、歌唱、器乐比赛,学生运动会、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成为了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了学生们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丰富着学生的校园生活, 滋育着他们的文艺才情。

在发展全体学生的文艺素养的同时,学校积极引导有文艺资质的学生走文艺专业高考之路,闯出了一条“兴趣与考学并重,兴趣引领,考学跟进;专业与文化并进,专业集训,文化强化”的文艺高考新路子。文化和文艺“两条腿”走路,在文化考生不断披红挂彩的同时,文艺特色教育也花繁果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洞口三中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牢固树立“做靠谱的蓼湄人”的办学理念,牢记“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的校训,践行“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就会幸福,坚持就能卓越,钻研就出奇迹”的行动纲领。以“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总遵循,以“争先进位,上新台阶”为总目标,以“县中振兴,蓼湄领航”为总要求,以“蓼湄精神,精细管理”为总抓手,团结和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加快发展,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湘西南名校,力争早日成为湖南省优质农村示范性普通高中。

[责任编辑:袁通杰]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