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门户网

网络交友需谨慎

2025-07-03 15:47:2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中国基层网7月3日讯(通讯员 左玲 蒋开炜 金真 张之夏)网恋有风险,交友需谨慎,诈骗分子打着“交友”名义通过编造虚假身份实施诈骗,甜蜜言语的背后是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近日,湖南邵阳大祥公安接到辖区居民王先生报警称遭受了诈骗。

前段时间,王先生在“探探”APP上认识了一名“知心美女”赵某,两人在APP上交谈甚欢,于是添加了微信。之后的日子里,赵某时常会主动向王先生嘘寒问暖。在对方的甜言蜜语“攻势”下,王先生逐渐放松了警惕,很快与对方确立了“恋爱”关系。

两人“恋爱”以来,赵某先后以买衣服、过节送礼、做手术等借口向王先生索要钱财。为了维护好这段“恋爱关系”,王先生每次都答应了对方的要求,陆续向对方转账4.9万元。期间,王先生多次要求与对方见面或视频通话,但都被对方以各种借口推脱。

多次被拒绝后,王先生逐渐意识到了不对劲,想让赵某将部分钱财退回,对方却不再回复王先生的消息。王先生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遭受了诈骗,于是报警。

骗子潜入各类交友平台,寻找情感空虚的目标,经一段时间的“嘘寒问暖”,与受害人确立“恋爱关系”。

诈骗分子通过聊天取得信任,建立好感情,打造人设。个人信息是编造的、照片视频是下载的、生活经历是杜撰的,连对话的剧本都是事先准备好的……

诈骗分子利用多种手段,例如家里突发变故、过节买礼物、内部投资渠道等引诱受害人转账。待到达成目的后,骗子就会将受害人拉黑,销声匿迹。

警方提醒网络交友需谨慎,切勿轻信陌生人,尤其是涉及金钱往来时,务必保持警惕,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来源:大祥公安)

[责任编辑:袁通杰]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