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门户网

男子接“消防支队”大工程,被骗20万

2025-07-01 06:57:13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中国基层网7月1日讯(通讯员 左玲 蒋开炜 金真 张之夏) 近期,湖南邵阳一男子接 “接消防支队”大工程,被骗20万。

真实案例

一天,正在外地出差的陈女士收到一条陌生短信,对方自称是“邵阳市消防支队某项目负责人”,称支队有一个训练场地硬化工程,希望陈女士能帮忙介绍一个施工方。陈女士见短信内的信息非常全面准确,想着可能是合作过的朋友介绍过来的,便放松了警惕,顺手将这个“项目”推荐给了朋友王先生。

王先生接到陈女士的电话后,二话不说便答应了下来。随后,他与这位“负责人”在电话中敲定了工程细节和费用。可王先生没想到,诈骗分子精心编织的骗局才刚刚拉开序幕。一个小时后,王先生收到“负责人”的短信,对方称他们现在急需采购110套防化服,希望王先生能帮他们先行垫付购买,之后这笔钱会与工程款一起结算,并附上了某厂商“张经理”的联系方式。

出于对后续工程合作的期待,王先生不好意思拒绝,便拨通了“张经理”的电话。双方一番商谈后,“张经理”要求王先生先支付20万元定金,并保证2天后就能到货。王先生没多想,便把钱转到了指定账户。可前脚把钱转出去,后脚“负责人”的电话又打了过来,称还需要采购一批防毒面具。“张经理”也趁热打铁,要求王先生再支付10万元保证金。

接连不断的采购需求让王先生起了疑心,他赶紧把事情告诉了陈女士。陈女士一听,惊出一身冷汗,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连忙让王先生去找“张经理”退款,并约“负责人”见面详谈。然而此时,“张经理”和“负责人”突然同时失联,陈女士和王先生才如梦初醒,立即报警。

诈骗套路解析

1、诈骗分子冒充公职人员,以“工程外包”为诱饵,精准锁定从事工程行业的受害人。通过电话沟通虚构工程需求,利用受害人对业务合作的期待和对公职人员的信任,快速建立“可靠合作方”形象。此阶段诈骗分子会刻意模糊工程细节,以“尽快敲定合作”为由催促受害人进入“采购垫付”环节,实则为后续索财埋下伏笔。

2、当受害人上钩后,诈骗分子诱导其帮忙采购“防护服”“防毒面具”“军用帐篷”“气垫”等虚构物资,并承诺“垫付资金与工程款一同结算”。再以“追加订单”等理由要求再次转账。此类套路利用受害人“不愿错失工程”的侥幸心理,通过“虚构业务—诱导垫付—重复索财”的闭环,逐步榨取资金。

警方提醒

1.警惕“公职人员”工程诈骗:正规单位都有明确的采购规章制度和流程,不会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进行采购,更不会让商家垫付,切莫相信这种空对空的电话联系和汇款转账方。

2.警惕类似情况:首先要核实身份真伪,未确定对方身份的,千万不要先行垫付任何资金,不要相信来历不明的“供货商”!

(来源:大祥公安)

[责任编辑:袁通杰]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