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建功新时代 万民尽作主人翁 医养结合护理院党支部 方芳 医养结合护理院党支部 方芳(左一) 大家好!我是医养结合护理院党支部的方芳,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故事。 我是一名医养结合照护师,之前在ICU当护士,促使我成为照护师的原因,既是偶然更是必然。我和我爱人都是独生子女,我们是典型的421家庭,双方老人的身体都又不是太好,焦虑型的我倍感压力山大。几年前,在学习十八大精神时,了解到“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等新奇又陌生的名词,同时也看到了党和国家在战略层面布局,积极应对快速老龄化。我思考着,这是党和政府在解决像我们家一样的广大老百姓所遇到的医疗、养老的难题呀!无比的感动驱使我去了解和关注这方面的政策和信息,并向往着能成为一名医养结合的践行者。终于,在2016年12月我加入到了二院医养结合的团队,我的照护工作之路也正式的拉开了序幕。每天给老人端屎倒尿、打水喂饭; 洗漱穿衣、洗脸打扮;为长者护佑平安康健,为他们营造贴心家园。这样的工作一干已是五年,我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有激情、有奉献、有泪水、有辛酸、有收获、有成长的每一天。 大家都知道,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和低出生率的到来,很多家庭已被这双重压力波及。 此刻,我想讲一下我和朱奶奶及家人的故事,90多岁的朱奶奶体弱多病、整个人看起来皮包骨头,并且骨头也不是什么好骨头了,骨质疏松严重到酥的像麻糖,经常是打个喷嚏就可能有一两根儿肋骨骨折,照护难度非常大,年纪大的她和孩子似的,吃饭要人哄、睡觉要人陪,也许是我的名字发音简单、也许是我的慈眉善目入了奶奶的眼缘儿,反正奶奶的嘴里每天喊得是方芳、方芳、……这样静好的日子维持了差不多两年,突然有一天奶奶异常的安静,不在一直喊方芳,多年的护理经验告诉我奶奶身体情况有变,她的儿子陪儿媳去北京看病着急回不来,姑娘在太原,孙子辈儿的也都不在身边,怎么办?尽管她儿女经常和我们沟通说,奶奶年纪已大,最后的时光顺其自然,可从我的内心来讲,儿女都不在身边的这个节骨眼上,奶奶身体情况有变,一个来不及就可能会造成他们的遗憾……奶奶生命维持的最后时光,我几乎一刻不离的陪在朱奶奶身边,一轮轮的抢救,维持,抢救,维持,反反复复,奶奶终于等来了她的儿女,我们都已尽力,奶奶也离开的安详。接下来的后事料理,对她的子女来说也是猝不及防,儿女已七十多、儿媳又生病,再加上长途奔波的劳累和悲伤无暇顾及方方面面,我含泪给奶奶做最后的洗漱、穿衣和打扮,让奶奶干干净净,体体面面……送奶奶上灵车,再到殡仪馆,全部安顿好是凌晨4点…… 我平复一下心情,讲下面的故事。 入住护理院的老人,家庭和社会支持都有各自的不得已,像周爷爷,只有一个女儿还远在日本,之前是一年回来一次,近两年受疫情的影响想回来,难。所以我就主动承担起帮爷爷处理日常事务的责任,超市每个月15号打折,我会提前询问爷爷缺啥并一一记在本儿上,一下班就骑上电动车往超市冲,买好东西第二天上班再给爷爷带过来。爷爷有腿疼的老毛病,夏天也要穿着羽绒裤,市场上买不到,就得联系裁缝铺定做,我给爷爷量了尺寸去裁缝铺告诉人家给定做,我不会开车,只能骑着电动车来回跑,裤子本来就挺合适,他却说不够宽松,再去加宽,回来又说太宽了,再去改小,就这样来来回回四五趟。周爷爷脾气挺大,骂人摔东西是家常便饭,这不年初一的早上就干上了,谁都劝不住……等他平静下来才了解到,爷爷是想去世20多年的老伴了,身边连个老伴照片都没有,由于爷爷经常搬家、女儿又不在身边,我想尽办法从爷爷的老同事老朋友手里找了几张有爷爷和他老伴的照片,并且捡最好看的翻新处理,爷爷抚摸着自己多年前的老照片,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嘴里絮絮叨叨的说着,“我就是这会儿死了也能闭眼了”…….. 我是一名80后的独生女,我讲这两个故事是想说,我们这代人的价值取向不是以往所说的以自我为中心,过度物质化的一代人,我们和前辈们一样,具备爱国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样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是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不仅有单位的主人翁意识,更有时代的主人翁精神,不论在什么的岗位、做什么工作,以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以朴实无华的心,书写着各自的精彩人生,在奉献之路上砥砺前行。 ■“讲述身边故事”活动优秀作品展(一) | 心中有梦想 脚下有力 ■“讲述身边故事”活动优秀作品展(二) | 巾帼不让须眉 杏林春满人间 供 稿丨方 芳 编 辑丨张静晗 审 核丨雷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