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网讯(喻景文)当《七律・长征》的铁画银钩在宣纸上铺展革命豪情,当《我爱你中国》的和声穿透影剧院穹顶,当《血色湘江》的朗诵让观众热泪盈眶,当《十八洞的板凳情》用群舞让乡村振兴画卷“跃动”——6月21日至22日,第十一届湖南省青年文化艺术活动现场总决赛在省青少年活动中心掀起青春浪潮。经61个分赛区层层选拔,来自全省各地的书法、合唱、舞蹈、朗诵专业6000多名选手齐聚星城长沙同场竞技,以艺术笔触勾勒“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画卷。
本次活动由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省青年联合会、湖南省学生联合会联合主办,湖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湖南省文化馆承办,湖南省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协办。自2024年12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全省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吸引了大量16至35周岁的青年参与其中。经过前期宣传发动、组织实施以及视频录演全省复赛等阶段,最终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和团队汇聚现场总决赛,展开巅峰对决。
在21日率先进行的书法比赛现场,墨香四溢。参赛选手们或凝神静气,或笔走龙蛇,在规定的2小时内,完成一幅幅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楷书工整秀丽,笔画间尽显功底;草书气势磅礴,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展现出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这幅中楷魏碑作品谢庄《月赋》,取法北魏经典,融合元氏墓志的秀逸、李璧墓志的灵动,还有张猛龙碑的雄强。”娄底选手贺先余轻转狼毫,“我借元氏墓志的笔意求线条细腻,以李璧墓志的体势营造灵动气韵,凭张猛龙碑的骨力立作品筋骨,让北碑的古朴与意趣,在字里行间融合展现,是对魏碑书风的一次探索实践。”评委们从点画分明、结构合理、章法有序以及对字体书写规律的把握等多个维度进行严格打分,力求选拔出最具实力和潜力的书法人才。
合唱比赛现场,歌声悠扬。参赛队伍们用和谐美妙的和声,唱响青春旋律。从经典的合唱曲目到富有创意的改编作品,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青年们的深情。一支由社区青年组成的合唱团,凭借出色的演唱技巧和默契的团队配合,演绎了一首充满正能量的原创合唱歌曲,歌曲中融入了湖南本土音乐元素,展现出湖湘青年的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评委们从合唱的音色、音准、节奏、表现力以及作品编排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为每一支参赛队伍的精彩表现给予公正评价。
22日的群舞和集体朗诵比赛更是将总决赛的氛围推向高潮。群舞比赛中,各参赛队伍带来了风格迥异的舞蹈作品。有的以民族文化为根基,通过灵动的舞姿展现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有的紧扣时代脉搏,用现代舞的形式诠释当代青年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舞台上,舞者们动作整齐划一,舞蹈意识强烈,无论是身体表现力还是对音乐节奏的把握都十分精准。在一段表现乡村振兴主题的群舞中,舞者们用欢快的舞步和生动的表演,展现了新时代农村的新变化、新风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充满希望的田野之上。
集体朗诵比赛现场同样精彩不断。参赛队伍们用饱满的热情、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演绎着一篇篇经典佳作。从激昂澎湃的爱国诗篇,到温情脉脉的青春赞歌,选手们准确把握作品内涵,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多样的肢体语言,将文字背后的情感传递给现场每一位观众。一支来自高校的参赛团队选择了一篇以湖湘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朗诵作品,他们身着具有湖湘特色的服饰,配合着精心编排的舞台动作,将湖湘大地的厚重历史与人文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评委们依据作品选择、技术技巧、整体效果等评分标准,对各参赛队伍进行综合评判,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
本届艺术活动不仅为青年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激发了他们的文化艺术创新创造活力,增强了文化自信。正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所说:“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挺膺担当时代责任,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力量。”(编辑 何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