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孟公镇的吉龙山村,是一个神奇秀美的地方。古人传:九尖一寨十八湾,南蛇钻洞两门关。麒鳞狮象坐水口,必有天才落此山。村境内有大小相等的九尖峰,有传说千年的川岩洞,有不同眼球欣赏下的吉龙寨美感,有古香古色的鲤兆桥,还有布满文字的大钟。走近吉龙山村,令人有穿越时空之感!
吉龙山村,位于孟公镇的西北部,它北与白溪镇彭家村搭界、西和琅塘镇石门村毗邻。吉龙山村,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是熟悉不够了,因为我最小的姑姑和三姐就嫁在吉龙山村挨着的高仓村,那年代去高仓走亲戚,吉龙村山村是必经之路。
在少年时,我听到过吉龙山村不少的传说,只是当年的我,没有这方面的爱好,吉龙山村的传奇故事再多,我基本是听后隔夜就忘。后来,由于各种因素使然,吉龙山村逐渐淡出了我的视野,其间虽偶尔经过,也是来去匆匆,无暇落脚欣赏。
近日,外省某纸质媒体《旅游栏目》向我约稿,嘱我采写一篇富有神奇传说的文章。于是,通过两个晚上的琢磨,最终吉龙山村进入了我的视线,究其原因,吉龙山村的故事早就烙印在我的记忆里。
在吉龙山村,最引人注目的是九尖峰和川岩洞。九尖峰和川岩洞,不但山水相连,而且传说相依。
九尖峰,就是九个大小相等的山峰连为一体,凹凸分明,全长5公里左右。山上森林茂盛,野竹丛丛。远看九尖峰,似九个碉堡,日夜守护着吉龙山人的平安。当地传言,九尖峰,像一条九节黄龙,龙口开在川岩洞上。据说川岩洞里有一块巨石,这巨石是黄龙嘴里含着的“宝”物。只要水漫川岩洞口,“宝”光就福射四方,会为当地带来风调雨顺。
川岩洞,虽没有梅山龙宫的名气大,可川岩洞的外观,可与河北石家庄的赵州桥媲美。赵州桥是人为制造,川岩洞却是自然生成。川岩洞连着两镇,洞拱的下面,常年水流不息,这哗哗哗的溪水,经洞拱汇入资江河。在我的印象中,洞拱的上游有一个碾子磨,碾子磨的动力,来源于水的冲击,这里可以打米制面。现在的水推碾子磨,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从流水中还可感受到当年的热闹场面。至于川岩洞里的美景如何,至今是一个谜,因为洞口太窄,村民无法入洞,可洞内刮出的风,冬暖夏凉,俨然一个天然空调。陪同的朋友告诉我,只要到了夏天,来洞门口避暑的人络绎不绝。
九尖峰与川岩洞的神话,是息息相关的。传说九节黄龙回归大海时,冲出石门,在一个叫“龙坪台”上的地方用龙尾翘了一下,把一处原本凹陷的地方垒成了坡,随后黄龙顺着水溪游至澧溪,对着吉龙山的方向鞠了一躬,以此感谢吉龙人对它的呵护,后来澧溪被当地人改为礼溪。黄龙从礼溪出来直奔潘阳村,在潘阳一时兴起,不由翻滚两下,造成潘阳陷入“汪洋”。难怪现代人说潘阳村是资江河上一个水城最宽的村庄。
海拔1000多米高的吉龙寨,在吉龙山村独领风骚。去吉龙寨,有多条小路可上。攀登吉龙寨,对于人到中年的我来说,绝非易事,有“难于上青天”的感觉。站在寨顶看吉龙山村,吉龙山犹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纵横交错的公路,是画中的优美线条,座落有致的村庄,是线条上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如遇浓雾笼罩时,吉龙寨就有“疑在九天中”之感。如在不同角度观看吉龙赛,吉龙寨就有不同的美。东似鼓钟,南如宝塔,西犹瓦岗!
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鲤兆桥,是村里一处最热闹的地方。鲤兆桥的名字,故事深远,说是桥下的水溪里,时不时有鲤鱼跳跃,古时的“鲤鱼跳龙门”,在这里演绎的淋漓尽致。当地人说此地出了一位海军少将,这得益于鲤兆桥的灵气,当然,更体现了将军积极上进的精神。又据村里人讲,当年红军还经过了这里。古朴的老木桥,刻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尽管在交通发达的今天,鲤兆桥也没有退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至今都有村民在此摇扇纳凉,谈天说地。
红山寺,我只听说,没有去过。陪同的陆主任告诉我,红山寺虽然不复存在,但寺庙的一口大钟被保存了下来。为了打消我的疑虑,陆主任带我参观了此钟。钟的重量,应该在上百斤以上,钟身全是文字,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密密麻麻的文字,都记录着寺庙的悠久历史,也诠释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天空下的吉龙山村,空气特别的清冽,透着泥土、野草的芬芳和落叶的腐烂气味。这种气味,久远而熟悉,轻轻嗅着,总能把人的思绪搁浅在一些旧旧的时光里,让人有种欲罢不能的沉醉。
这里是云上福地,这里有千年传说,行走在吉龙山村,感受到的不只是山村的美景,而是一种穿越时空的遐想。我相信: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神奇秀美的吉龙山村,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中,会带着她的美丽,带着她的神奇,带着她的魅力,带着她浓厚的文化气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也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作者 彭剑峰 (网络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