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菜园里割来长藤,小弯刀截成小段,稻草扎成小捆,然后用竹篮挎着或用竹挑子担到地里去。大雨久泡,泥土十分松软,很容易一根薯藤一个坑地插下去。倘耕种的面积宽,而雨又实在下个不停,便须戴着斗笠,披了蓑衣或薄膜抢干。雨水常常混合着汗水,泥浆沾满裤腿。父母辛苦劳累的希望,便是可以喂饱我们,还有圈里的几头猪。
薯藤的生命力是极顽强的。只要有足够的水分与适宜的温度,即使不加扦插,只要能沾土便可生根。三五日露笑脸,一周便出新芽。那突飞猛进的势头,似乎很快就要蓬蓬勃勃地占满空地。农人们虽也露着笑脸,却仍需不断地付出努力。后续要松土除草,戴着草帽顶着烈日,只为将杂草晒得更彻底。锄完随即施点草木灰或复合肥。待薯藤长到一米左右,便进行第一次翻藤,到盛夏时还须翻第二遍,否则仍没有好收成。
薯藤纵横交错,编织成一张厚实的网,密密匝匝覆盖着土地。这些野心家们节节扎根,根根结薯。倘顺其自然,到了秋天,遍地都是手指头粗细的“网子薯”,因此必须翻转以断其节根,使养分集中到蔸部。弯腰跨立,一连几个小时地翻拣,腰酸背痛是难免的。倘能起早趁晚地忙碌,避开中午的毒日,就算很幸福了。
(二)
秋天,红薯们将地面鼓胀出道道裂缝,有的还露出头来,瞅着我们欣喜的脸。鲜薯体内满是白浆,挖回去洗净剁碎,溶水滤渣,沉淀后得薯粉,可煎作菜吃,还可以拉粉条。
老屋的公坪里,土砖垒起大灶,柴火熊熊,大铁锅内水翻滚,善叔两手持木瓢轻摇,薯浆从漏孔里悠悠垂落许多白线, 入水后烫化为暗黄卷曲的粉条。捞出晾挂在一根根竹杠上,一片片规则的细长,很好看。
我们那代人的身体里,含有相当多的红薯的营养成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它是我们主要而重要的零食来源,一吃就是半年多。拉粉条只占较小的比例,家家都有上千斤红薯或堆放或悬挂,数月风干饧软后,就变得甜滋滋的。架子猪吃得膘肥体壮,我们的肚子也吃得鼓鼓圆圆。生吃,蒸煮吃,火灰煨吃,干薯片吃,炒薯片吃,熬糖吃,制麻糖吃……五花八门的吃法让我们大快朵颐。香甜的红薯伴随我们整个童年及少年时光。
九冬十月, 农闲时节。酥软的红薯去皮,戴上帆布手套,在长方形刨刀上刷成均匀的薄片,大锅粗柴蒸熟,在竹帘子上摊晒至糍粑干后收储。为贮存得更久,就要拌着桐油溜过的沙子炒得干硬,密封在放有生石灰的坛子里。
熬薯糖的工作更繁复,常常需要从清早忙到半夜。几百斤薯洗净,刷丝,拌入麦芽,依然是大锅粗柴煮开,用包袱滤渣,然后文火将一大锅稀糖水熬到粘稠,可以用筷子卷起方成。我常在一边打下手,看着红通通的灶火,冒着白气的糖水渐渐浅下去,心里痒痒的,但瞌睡虫毕竟更厉害,只能将口水咽了又咽,等到第二天早晨才解馋。
(三)
爆米花的汉子挑着家什来了。照例在土坪里烧起柴火。爆花机的圆肚子里 放入米粒或玉米粒,加入半勺猪油封好,架在火焰上不紧不慢地摇转。汉子脸色黧黑,被烟熏得半眯的眼睛,不时地瞟两眼爆花机一端那个很好看的仪表。十几分钟后,他提起那沉重的黑家伙,将开口对准大麻布袋放着,一只脚踩住圆肚子,一手拿着短铁棍,使劲一撬封钩,只听嘭地一声巨响,腾起一阵烟气,泡松的米花就被冲到袋底去了。
傻痴痴地看上半天,终于轮到自家的米花出笼了。欢蹦乱跳地提回家,开水白糖一泡,美滋滋地吃上一碗,然后催着父母赶快打麻糖。
打麻糖的程序相对简单。先洗净用具,然后热糖,拌米花,放入木框里用木磙子轧紧推平,再按模板切大条,最后切成小块,用夹板夹紧成沓。
(四)
小孩子的世界,必做的事情,几乎除了玩就就是吃。薯制品是必不可少的吃食。早晨一起来,抱着个球状的大玉米麻团啃。书包里一定带着薯片或麻糖一类的去学校。放学后仍然少不了开坛取吃。其他的零食还有花生、炒蚕豆、炒黄豆等,但若论量,红薯家族绝对占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江山。
我种了一些红薯,一方面希望孩子们的童年不被棒棒糖、麻辣和饼干类零食所充斥,一面也因怀念并保持着童年的味道。我有时还跟他们讲起我们那时候的童年,就像这红薯一般自由自在,丰富多彩。也让他们知道,除了眼下熟知的生活状况外,还有许多他们所未经的美好可供体验与借鉴。
作者/彭育政(湖南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