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的上午,我们一行应邀直奔有着葱茏诗意别称的涟源南芙山庄而去。
此时的南芙山庄,烟雨浓得深沉,升平河玉绿澄澈,垂柳扶风凌波,红梽粉黛如霞;一扫肺疫阴霾,山野一派生机,如滤过般清新,已然掀开了它春天里最美的襟怀。
这是娄底一处柳丝集聚轻扬的所在地。《围城》中的“升平河”,如同春天要“宣告”抗疫复工开园的信息,淙淙流淌,光揉细波;一抹鹅黄,两瓣嫩叶,三点细雨,你就想象着进入了整个春天。走进南芙山庄,看到的远比想到的美丽,想到的比我说道的丰饶。
“清江开河一舟摇,杏帘在望渡头飘”“湖水不胜绿,石楠红叶香”。南芙樱春碧,千万和春住。春光无限好,乐美须及春。观梅花,赏桃花,看菜花,良辰美景,赏心悦事。就是这般静静地站在南芙山庄的春光里,意趣无限,婉约青莲。
升平河上游的涟水河,是“南芙”的主要源头,它从龙山的林海潺潺流出,夹带着野花和泥土的清香,低吟浅唱。如碧玉带缠绕的“魔镜”,晃头晃脑,在红竹、峦峰古村之间,拐了一个“大弯”,南芙山庄的“荷塘月色”“三闾大学”“双龙戏珠”“鹊桥相会”“儿童乐园”“湘中美食”都“星罗棋布”在这里,把清澈透明的“六亩塘“拦腰抱住。
我们走进了“林下烧烤”的野营,在红梽木铺就的“杏风血雨”中。我们看到了它穿越春天的绝美。因为美是一个古老的尺度,如果你安静,在石头上忘记时间,或在石头上磨着时间,都是美的。我们总算“惊奇”地见到了如此之深、如此之清晰的巨石岩洞的“隧道”,我们多么固执地走着相同的脚印,在“几百秒”的重复往返中慢慢由“相拥而泣”刻成;让时间先走,南芙山庄再走。“她”虽慢了一步,但却保留了自己……
此处万物已动辄有声,好像有什么蛰伏于时间的深处,一跃而起,飞向四野。我们最先听到的是春雨在“疫情”过后滴答滴答的妙音,听到木屋檐边落下的串串跳珠与石楠红的低诉心语,而后柔柔缓缓地向升平河滚滑。从民宿吊脚楼的小窗望出去,不知从何处吹来的“植物”,在石壁间缝处生长出一簇簇碧绿的草叶,它们倔强的样子与磨砺深沉的垂柳相依相衬,低低吟唱着岁月的歌。山庄有山,拾坡而上,累累青瓦上,苔藓泼墨般斑斓,簇拥苔花点点。我们反复寻找的路上,奇遇了撑着“花伞”出门的“女子”,那细碎的脚步声,与脚穿高跟鞋的“游女“的走路声,交替回荡于弱柳伊伊。
零星的人影,清寂的柳岸,小鸟却是自由的天使。它们常常“啾”地一下飞上电线杆,双翅紧裹,保持平衡,又调皮穿行而上。它们或立于树尖,或停于“梽球”,或在错落的木屋顶上跳跃,连枯木的树杈也是它们游戏的场所。我发现,屋檐下碗状巢中的几只雏燕,它们挨紧脑袋,伸出小嘴,缩回又探出,胆怯天真的模样令人生怜。梅城随处可见的燕窝中,那亲亲热热、无拘无束的雏燕,给这片因肺疫而“沧桑”的AAAAA级农庄增添了几许瑞气。有道是:
南芙水上泛轻舟,
翠柳依依满岸头。
绿水三里金鱼游,
青山千顷银屏酷。
雨中树影曼妙矗,
烟岚水色浅淡图。
回首向东故园情,
柔情辉梅醉春愁。
一条古老河流的作用,除了让灵秀永在,久润饥渴的山野,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映照”。这就是说,总有一天,抑或几百年以后,在某一个时刻,它的水面上会映现出一张“归来者”的面孔,我们活着的人也许看不到,但能感受到。在春阳下,只要有人魂兮归来,这条清澈的河流,会映出并记住水中的某人,那才是最为亲切的,就仿佛是那个刻在墙上和史书中人的辉煌或悲壮或传奇一生的投影。是的,她的脸,他的心,总会在河里荡漾。因为这是“唐诗”“宋词”“钟书”之水。当然还有那些游道的曲折幽深,那些林间的隐秘清凉,都是为了招引从这里走出去抑或从那里归来的所有人、所有故事和所有时间。
如果有人要问我,湘中春色在哪里?我会很自豪地告诉他们:请到南芙山庄来吧!
这里的春天,不单有凌寒的梅花持续开放,也有百花相继登场的盛景;她有春来百鸟齐翱翔,更有积蕴梅山特产的丰饶。
阳春南芙中,万物生辉光。站在春天里,沐浴春风,感受春光。系春心,情短而柳丝长;隔花阴,人远而天涯近。
当你踏着春阳渔歌进行时,一定要小心,不然会醉倒在南芙山庄的林海翠湖里……
在南芙山庄,二百多年的古树,仍硬朗地立在山边,苍翠如初;一百二十年的市树,还骄傲地挂着果实,蓬勃如新。当然最值得敬重的还是升平河,依旧像最早的晨露一样清冽甘甜。满妙的青苔,无数的传奇,不一样的内容,千篇一律的形式,从改革开放,到家长里短,都在这里传播。但主题只有一个:应该在哪里安顿漂泊的心灵。
老河是语言的出口,有一种叮咛直抵心扉:即使河边景台的老树桩再也无人抚摸,即使鹊桥再不会有人“南来北往”,一定要记住南芙山庄的拓荒者,是怎样创造了天地恩赐的春色;也一定要记住无数的后来人,是怎样哺育了一代代生命,并造福长长的未来。(作者:杨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