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唱响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梦

2019-10-16 17:13:26    来源:光明日报    访问:    

在网上搜索“我有一个梦”,显示出的词条里光是歌曲就出现了好几首,梦想从来都是值得被歌咏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有一个著名的“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样大,我跟我的助手们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

这个美丽的梦曾经被画家付诸笔端,画中,稻谷金黄,袁隆平卧于其中,让人觉得喜悦又浪漫。90后小伙子杨柠豪也从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中捕捉到了浪漫,“常年与庄稼打交道的袁爷爷,竟然有这么诗情画意的语言。”杨柠豪学作曲出身,他当时就想,如果能把袁爷爷的这句话,变成一首歌就好了。

因缘际会,杨柠豪的老家是湖南省安江镇,袁隆平曾在这里的安江农校度过37年的研究生涯,安江农校也成为中国杂交水稻的发源地。通过镇上长辈引荐,杨柠豪真的见到了“袁爷爷”,他同时见到了袁隆平80岁时写给母亲的信,在信里,杨柠豪对袁爷爷的“禾下乘凉梦”有了更深的理解。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的幼年时种下的!”

信里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杨柠豪,他胸中升起悠扬的曲调,轻轻和着,变成了歌:“我有着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光给了它希望,雨给了它滋养,它陪种子成长。我有着一个梦,走在田埂上,它同我一般高,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妈妈我来看您了,您看这晚霞洒满小山村,妈妈我陪您说说话,这种子是您亲手种下,在我心里发芽。”

后来杨柠豪把录制好的歌曲带给他的袁爷爷听,袁隆平听后低着头湿了眼眶,“他说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又是母亲的忌日了。”杨柠豪记得袁隆平给母亲的信中写到在许多年前的一个中秋节,母亲去世,他因为参加杂交水稻大会而未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当时在场的人听到袁爷爷的话都比较受触动。”歌曲就这样开始在杂交水稻中心传唱。

2018年,中央电视台“相聚中国节·出发2018”晚会上,袁隆平带领杂交水稻中心科研团队亮相,80后科研人员吴俊、唐丽、吕启明、李建武在节目中又唱起了这首歌,轻轻吟诵着属于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梦。(李晋荣)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