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彩色的芸豆(泥土芬芳)
秋天到来的时候,接连在人称“太行云顶”的山西陵川县采风,在农家和县城的集市上,我发现了丰富多样的芸豆,看农家收获芸豆大开眼界。此地人正餐吃红豆焖饭和蒸面条儿,过去是小米焖饭,现在是大米焖饭,顿顿却离不开芸豆。我尝足了芸豆的醇香和绵软,很兴奋地为芸豆写生。
先是8月开头那几天,大暑节气还没有过完,但海拔高的陵川地界分明已天高云淡,清秋气息初现。一夜之间,沙棘忽然就发黄了,栒子与小檗的果实变红,红艳艳像红枸杞一样。这天下午,在潞城镇的东八渠和西八渠相连的自然村,高(平)新(乡)高速公路横空而过,山川里满眼好庄稼,玉米、麻子、谷子、糜子,般般样样正长得好。豆呢?农家柴篱或院墙上茂盛的眉豆秧,河南人又叫梅豆或茶豆板的,这一刻暗暗接了孟秋的气息而文静地开花,娉娉婷婷,白色和紫红色的篱豆花嫩花惹眼。半坡上有户人家,主妇在绿槐树下剥鲜艳的红豆籽,与意象里“红豆生南国”正相宜的模样,但只是芸豆早熟的一种,名字就叫大红豆。主人特地站起来指着自家菜畦,说明此豆非攀缘品种,而是和绿豆、大豆一样,独立而生。
陵川芸豆多,有各种各样的芸豆。先是“五月强”,又名白不老,肉厚而筋脉小,开人胃口。打它开头,摘豆卖豆,摘豆吃豆,一夏天接连不断。芸豆的皮色花样越来越多,青皮带墨色斑点,青皮带朱色斑点,还有通体乌而发紫的一种。炒着吃,焯水了调着吃,或者蒸面条儿吃,不管什么颜色的,过水经过滚水和油炒,全变成碧绿色青青可人。
白露连着金风玉露扑面而来,山上山下,山区与平原,秋收皆陆续开始,陵川已经秋凉明显。天大亮了,古崇安寺前边的小广场,与垂柳夹道的大街通着,朝阳映照陵川县城,涂出大片金光金色。早市不啻是秋季农产品博览会——玉米穗老了,但还有最后一茬嫩玉米上市。农用车满载带着湿土的红薯和土豆。就地摆着鸡腿大葱和韭菜花、红辣椒,陈列起圆南瓜、长南瓜、丝瓜、茄子、黄瓜、西红柿,还有“茴子白”圆白菜(又名洋白菜)和早萝卜、胡萝卜、大白菜、芹菜等等。轮到芸豆了,芸豆又叫刀豆、菜豆或四季豆,它五湖四海到处生长,最早也起源于美洲中南部。蔬菜专家张平真在其《中国蔬菜名称考释》中说:官方正式引进芸豆在清末。经过多年的普及推广和改良,现为我国南北各地广泛栽培,已经成为市场上需求最大的豆类蔬菜了。
传统叫四季美的青刀豆,秋不老的紫红芸豆等等,这些不难见到。而陵川市场上竟然还有香蕉黄的芸豆,也是两种——香蕉黄纯黄一种,黄色带胭脂红斑点的一种。我忙着采购,来回逡巡着看芸豆、买芸豆,同时也询问比较其价格。其它的几种,价格均在两元或两元五角,唯独这黄皮芸豆,要价五元甚至七元。当地人实诚,客人要还价的时候,主人脸上流露出略微惊诧的神色,倏忽又坚定口气说不减价。物以稀为贵。
我在家里,最喜欢用白不老和秋不老两种芸豆吃炉面,即先用五花肉切丁炒了,再把洗过的芸豆掰为一截一截的,放到肉里继续炒,直至熟透。第二个程序是上笼蒸机器面细面条。约摸差不多了,把熟面条与炒好的五花肉、芸豆段混为一体,拌均匀了,回锅上笼再蒸一会儿,让二者味道融为一体,这就可以掀开锅盖子,挑到大碗里吃了。当然,就着蒜瓣吃更好。卤面、炉面,还有叫路面的,这种在豫晋交界地区流行已久的面条的吃法,也可以用别的菜品替代芸豆吃,不过,任你用什么菜,它都没有芸豆的吃口好。
这一次,我用不曾见过的黄色带红斑的芸豆吃炉面。素炉面非肉炉面,用的是炒鸡蛋和芸豆角——肥厚的豆荚皮与饱满的豆粒,熟透了全是糯的,芸豆段满满拥抱着炒鸡蛋的香味,浓浓感染筋道的面条,油浸浸的味道与味觉真好。可因为方言不通的原因,到底没有记住这种芸豆的土名,只知道它老早就有了,局限于陵川和晋东南一带长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