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农村家庭因过年送的人情礼送而有苦说不出

2018-03-01 08:16:09    来源:工人日报    访问:    

原标题:结婚、乔迁等喜事扎堆 春节随礼成务工人员一大困扰

本报讯 (记者刘兵)春节本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欢欢喜喜过年。但是,不少农村家庭却因为过年期间过重的人情礼送而有苦说不出。

外出务工人员、陕西省石泉县柏桥村村民吴军德给《工人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今年春节需要走访6家亲戚,平均礼金500元,还有3个熟人子女结婚,需要礼金2500元左右,再加上亲戚朋友的小孩到自己家拜年,给压岁钱大约1000元。这样算下来,过年仅人情的花销就得在6000元以上,相当于自己在外务工一个月的收入。

“农村随礼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花销。除了自己家亲戚,大半个村子的人几乎都熟识,每一家的婚丧嫁娶都得去。”吴军德说。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农村,能办酒席的事情越来越多,除了婚丧嫁娶,还有小孩满月、乔迁、过生日等。而很多人会把子女结婚、乔迁等喜事安排在腊月底或正月初,以方便收取份子钱。

“如果不放在过年期间,那就只有送出去的,没有进账的。搞那么多名头,其实就是找个机会把随出去的份子钱收回来。”吴军德说。

不仅仅在陕西,安徽、湖南、河南等地的不少农村家庭也都有一本难还的人情账。

“不少人有攀比心理,办喜事的规模越来越大,花销也越来越多。因此送礼钱的人也不能太穷酸,送得少会让人觉得这个人在外面混得差,比较吝啬。”湖南东部某村村民李强(化名)说,尽管大家都觉得随礼压力大,但多数人会随大流,否则会被其他人说闲话,在小地方“混不下去”。

“礼金越送越大,什么样的亲戚、熟人该送多大的礼,比过年本身还让人操心。”安徽西部某村的村民程竹(化名)告诉记者,现在同村的人办喜事,低于200元都拿不出手。如果是亲戚办喜事,都得1000元起步。

吴军德说,大年初三,他一个朋友的女儿出嫁,本想随礼500元,结果赴宴的路上发现很多关系比他还疏远的人都是随600元,他只好再添100元。

让一些村民担忧的是,礼越随越多,人情却有越来越薄的趋势。“如果熟人办事你没有送礼钱,很可能以后就没有什么来往了。”吴军德略显无奈地说。

由于人情账负担重,这几年,一些农村甚至出现了“躲礼”的现象。外出务工人员、石泉县红星村村民黄龙章解释说,夫妻俩都在外务工的家庭,为了躲避礼金,会选择不返乡过年,一家人在外地过春节,端午节或中秋节再回家看看。

[责任编辑:王佳琦]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