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废弃车厢走红:疑为日军侵华时“亚细亚”号车厢
疑似“亚细亚”号车厢出现在一个废弃的隧道口外供图/程先生
废弃列车车厢来自当年一代名车?
废弃车厢“走红”网络 疑为日军侵华时的“亚细亚”号车厢 专家正在论证尚无结论
近日,一位摄影师在杭州拍摄的废弃列车车厢引发了不少关注。这节废弃车厢去年年底被铁路爱好者发现,由于疑似当年日军侵华时在东北地区运行的“亚细亚”号“超特级”快车,不断有“铁友”和摄影爱好者前往此处探访。
上海铁路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在得到相关线索之后,他们联系了中国铁道博物馆,对这节车厢是否是“亚细亚”号列车的车厢进行研究论证,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废弃车厢“走红”网络
4月18日,杭州的自由摄影师程先生曾前往拍摄这节疑似属于“亚细亚”号车厢。
程先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节车厢位于一个废弃的隧道口外,两边是略高起的小山包,满是树和草。根据他所拍摄的照片,车厢外部和普通的绿皮火车有些相似,但绿皮部分脱落,露出大面积的砖红色锈迹,车窗玻璃也大都破损,留下大小不一的破洞和长短不一的裂痕。此外,车厢外部的一些地方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和野草,看起来在此处停放了很长的时间。
由于车厢内部破损严重,出于安全考虑,程先生没有进入车厢观看,只是在门口停留,但同样能感受到内部的阴冷潮湿。从外面看进去,车厢内部的地面凸起,出现裂缝,各种墙面及装饰材料掉落地上,一张靠背凳子有些歪曲地立在车厢中部,此外,车厢顶部有一个明显的破口。
不少网友看到车厢照片表示想亲自去看看车厢的样子,也有人询问程先生车厢的具体位置。但程先生表示,车厢内外很多地方都被腐蚀生锈,车厢内地面也都凸起凌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车厢所在的地方有很多的蚊虫,他还曾看过到新鲜的蛇皮,“不推荐大家前去,确实有些不安全”。
早在去年11月,有杭州的铁路爱好者称,在杭州职工培训基地发现了一节废旧的列车车厢,“24.5米的长度,直上直下的端部,并列的小窗,3轴转向架,它们共同诉说着这节车厢可能是曾经的‘亚细亚’号列车车厢”。
此后,不断有铁路爱好者前去“一探究竟”。
一代名车的前生今世
随着这节废弃车厢在网络上“走红”,它是不是来自当年的一代名车“亚细亚”号也成为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资料显示,1934年11月1日,日本政府在东北殖民机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将“亚细亚”号“超特级”快车投入运行。为了夸耀满铁的实力以及当时日本的铁道技术,“亚细亚”号的设计建造不惜工本,堪称当时的“高铁”。
“亚细亚”号列车由一台蓝色的流线形机车牵引六节绿色的车厢,机车之后为行李车厢,以及两节设有双人座椅的三等车厢,一节采用绒面沙发式座椅的二等车厢,供应西餐和茶点为主的餐车,还有一节展望(景观)车厢。
列车为全封闭式空调车厢,还有电动按钮控制的可调节自动式座椅。
“亚细亚”号往返于大连和长春,全程701.4公里,用时仅约8小时30分钟,平均时速82.5公里,最高运营速度可达130公里/小时。1935年9月,该列车的运营区间向北延伸至哈尔滨,全程运行时间增加至13个小时左右。
1943年2月, “亚细亚”号列车终止运行,机车和车厢被改为普通列车使用。1945年,一部分客车车厢被运往前苏联,残留下来的机车和客车被中国接收。目前,“亚细亚”号现存的牵引机车和车厢,都在博物馆或铁路部门展出,还有些车厢已经下落不明。
车厢“身份”仍在论证
这节位于杭州职工培训基地的废旧车厢,是否就是“亚细亚”号列车的车厢?不少铁路历史专家和爱好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专家看过照片后对媒体表示,这节车厢和“亚细亚”号车厢的某些特征有相似的地方,但仅仅是几处相似细节,还难以说明这节老车厢来自当年的“亚细亚”号。
上海铁路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这节车厢作为报废车厢,被送进上海铁路局杭州职工培训基地当做教具。在得到相关线索之后,他们联系了中国铁道博物馆,对杭州职工培训基地内的这节车厢是否是“亚细亚”号列车的车厢进行研究论证,但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工作人员介绍,“亚细亚”号列车被接收后,曾在上海铁路局运行过,“但以前上海铁路局有个车辆厂好像仿造过‘亚细亚’号列车,而且年代比较久远,认定存在一定难度。”
对此,中国铁道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也向北青报记者表示,目前对这节车厢的研究和认定工作还在进行中。文/本报记者 黄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