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醴陵市实验小学学子斩获省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佳绩

2025-11-03 12:18:3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近日,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公布了第二十六届湖南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奖名单,醴陵市实验小学在数字艺术、计算思维类竞赛中表现突出,五年级陈浩天的创意编程(专项)作品《喜迎建国 75 周年》斩获一等奖,六年级屈昭勋的同类别作品《这湘有醴》获评二等奖。此次醴陵市共有6件作品上榜,该校独占两席且等级位居前列,成为当地中小学通过科技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升综合素养的鲜活范例。

12214318131679812_84.jpg

“想让大家通过编程,感受国庆阅兵的庄严与热烈。”谈起《喜迎建国75周年》的创作初衷,陈浩天眼神里满是认真。为了让作品既有“科技感”又有“情感温度”,他以国庆阅兵仪式为核心场景,借助青少年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浦育平台)的AI功能模块,搭建了一套完整的人机交互系统:体验者对着屏幕喊出“阅兵开始”“敬礼”等指令,语音识别技术就能触发对应场景;比出“正步走”“举旗”等手势,他自己训练的AI手势模型也能精准响应,仿佛“亲手指挥”一场迷你阅兵。为了让细节更到位,陈浩天在百度搜索基础素材后,用Photoshop逐张调整图片色彩与分辨率,还特意从酷狗音乐下载《义勇军进行曲》作为配乐,“每次听到国歌响起,看着屏幕里的‘方阵’整齐行进,我都觉得特别自豪。”

12221809953048033_84.jpg

如果说陈浩天的作品满是家国情怀,那屈昭勋的《这湘有醴》则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醴陵是‘陶瓷之都’‘烟花之都’,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她的美。”屈昭勋说,作品里藏着不少“醴陵元素”:用语音识别调出釉下五彩瓷的纹样细节,用手势分类播放省级非遗“星子灯”的表演片段,还能通过“姿态分类”功能,对着屏幕比个“比心”手势,看虚拟烟花在醴陵瓷谷上空倾情绽放。最让他骄傲的是原创的“烟花燃放”环节,“一开始模型总识别不准,我对着镜头练了几十次手势,调整了十多遍参数,直到烟花能‘跟着’我的动作点亮屏幕。”作品里的素材也都带着“家乡印记”,图片来自醴陵发布、醴陵融媒,配乐采用了醴陵民歌《思情鬼歌》和《我在醴陵等你》,“希望看到该作品的人们,有来醴陵亲眼看看真实的陶瓷有多精美、烟花有多璀璨的念头。”

两项佳绩的背后,离不开指导老师刘依柳的用心付出。作为学校科创教育骨干教师,刘老师总说“要让孩子的创意落地”。陈浩天训练手势模型屡屡失败时,她陪着分析“样本数量不够”“手势角度偏差”等问题,帮着查资料优化参数;屈昭勋纠结“怎么把非遗内容融入编程”时,她带着孩子走访醴陵非遗馆,整理“星子灯”的历史故事,让技术服务于内容。“不是教孩子怎么‘做作品’,而是帮他们把想法变成看得见、能互动的东西。”刘老师说,看到学生用编程表达热爱,比获奖更让她开心。

12220484348105852_84.jpg

本次醴陵市6件获奖作品中,除醴陵市实验小学斩获两项大奖外,另外还有4件作品获评三等奖,分别是石亭镇石塘岭小学易雅萱的电子板报作品《一起“趣”探春》,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曾梦媛的《幸福花开(朝夕相伴,幸福安养)》、廖妙香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唐紫雯的《风景“瓷醴”独好》等3件视觉传达设计(海报设计)作品,覆盖小学、中职多个学段。醴陵市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来学校持续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通过开设编程兴趣课、搭建实践平台、竞赛孵化等方式,鼓励孩子用科技创新表达想法,“实小的成绩是个缩影,未来我们会继续推动科技与教育融合,让更多孩子在数字时代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通讯员  余进勇)


[责任编辑:宋萍]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