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文法系“知行践热土,青春筑攸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近日深入湖南省攸县,在这片承载革命历史的红土地上,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子们将课堂所学融入乡村沃土,通过实地调研、教育帮扶、文化探访和思想教育,深刻感悟乡村振兴脉搏,积极贡献青春智慧。
实践团在攸县明阳学校开设传统漆扇制作美育课。高一(159)班学生在指导下体验大漆点染、清水转印的神奇过程,当素白扇胚幻化出斑斓漆痕时,教室响起阵阵惊叹。课程有效激发了乡村学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创造力。
聚焦产业发展,实践团调研了湖南攸爱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油茶基地,了解“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1.5万亩油茶种植、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效,感受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力量。在省级非遗“攸县香干”保护单位——南国宏豆食品有限公司,成员们近距离聆听非遗传承人符福齐师傅的精湛技艺,体会传统匠心的坚守,并了解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及电商拓展带动发展的创新实践。
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情,登临攸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一级级陡峭石阶向上,仿佛直叩天穹。巍巍碑身,镌刻着滚烫的名字。指尖拂过冰凉石面,心中灼热翻涌——脚下这深沉的红土,正是先辈热血与青春生命浇灌的底色,是无声的历史丰碑。成员们还参观了攸县历史文化博物馆及谭振林烈士陈列馆,通过史料学习,接受深刻的红色精神洗礼。指导老师、文法系团总支书记彭娇在明阳学校讲授“规划青春,知行合一”主题党课,引导成员深刻认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激励大家传承革命精神,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是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学子深入基层、服务乡村的生动一课,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思想的淬炼、心灵的洗礼、能力的提升。他们用脚步丈量红土地的广袤与深沉,在明阳学校的课堂上用美育点亮童心,在油茶林与香干车间里探寻产业振兴的密码,在革命纪念碑前感悟红色基因的传承。通过脚踏实地的调研与实践,学子们深化了对国情乡情的认识,增强了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图景,就蕴藏在飘香的茶油里、韧性的香干中,更在少年们手握漆扇时眼底被点亮的星火里。这片古老而炽热的红土地,正托举着无数微小而坚实的希望。学子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实践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将青春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澎湃的青春力量。(通讯员 王俊楠 席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