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守护生态画卷,谱写乡村新篇—— 地球与环境学院赴颍上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2025-07-27 16:00:4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发展,7月9日—15日,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墨土问绿·脉矿寻安”实践团队赴阜阳市颍上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煤矿地质灾害防治与社区治理开展实地调研与专题实践,通过问卷调查、专题宣讲、实地采样、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为当地生态发展献智献策,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拍摄人:车钰涵)

实践团队首站来到谢桥煤矿,先后参观了安全调度中心、智能采煤工作面以及矿井安全培训基地。在矿区负责人的讲解下,团队成员系统了解了矿井从传统开采模式向智能化、绿色矿山转变的全流程,深切体会到科技赋能对煤矿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显著成效。

(摄影人:鱼一诺)

团队成员聚焦矿区生态关键领域,用镜头记录矿区整体环境,重点对地表沉降区、矿坑周边水体治理区域进行影像留存,并运用专业设备精准采集水质、土壤样本。随后,团队与矿区职工、基层干部围绕矿地融合发展与社区服务优化展开座谈交流。社区居委会负责同志坦言,矿井在带动就业、推进道路硬化及公共设施升级等方面为民生带来切实改善,但也面临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待完善等挑战。居民代表则呼吁进一步强化生态治理,并补充医疗、教育等配套服务资源。

(摄影人:郭欣仪)

实践团队第二站抵达颍上县迪沟镇。作为曾因煤炭开采兴起的资源型乡镇,迪沟镇虽借煤炭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却也留下生态退化、地表沉降等“后遗症”。团队深入三河村沉降区,实地拍摄遗留采矿设备、地貌变迁轨迹及灾害治理现场,直观感受环境修复进程。据村委干部介绍,镇政府与矿区携手推进复垦工程,将塌陷区改造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与生态景区,通过道路整治、植被修剪、废渔网清理等举措,不仅显著提升生态品质,更推动村集体经济转型,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及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活动期间,团队还向村民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并身体力行参与河道垃圾清理、植树造林等乡村环境整治行动,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摄影人:鱼一诺)

此次实践既聚焦 “绿色发展”,也关注 “民生温度”。团队走访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家庭,深入了解网格化管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机制;针对流动人口聚集的社区,调研如何平衡人口活力与人气,缓解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压力,形成详实访谈纪要。

(摄影人:郭欣仪)

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学子们对专业价值的认可,更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时代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团队成员深入谢桥煤矿塌陷区采集土壤样本,于社区开展防灾科普宣传活动,入户收集了一百余份生态治理问卷,以脚步丈量大地,用数据助力治理。这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深切感悟到,身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责任。未来,他们将怀揣着这份使命感与责任感,持续在专业领域精耕细作,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撰稿:地球与环境学院 刘秦坤、鱼一诺、车钰涵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