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汲取奋进力量,7月15日至16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莱迹寻红·机电承魂实践团在党总支副书记赵侃、辅导员曾雅轩、安民康的带领下,先后赴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山东小三线纪念馆、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战役纪念馆和鲁中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寻红色足迹、感悟精神传承,为青年成长注入红色动能。
篇章一:工委旧址忆峥嵘,信仰之火照前路
7月15日上午,团队首站来到莱芜区牛泉镇鹁鸽楼村中共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成员们透过珍贵的历史图片、斑驳的革命文物,重温了革命先辈在白色恐怖下筹建省级领导机关的峥嵘岁月。实践团成员郇昱阳、张源以《革命烽火中,信仰筑魂行》为题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结合山东工委斗争历程解读“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在“讲”与“听”的互动中,同学们进一步筑牢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思政教育在红色旧址中焕发出别样的感染力。最后,在庄严肃穆的馆内,全体党员整齐列队,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响在革命圣地,表达了新时代青年党员传承先辈精神、永葆政治本色的坚定决心。
篇章二:三线馆内溯匠源,奋斗精神励初心
7月15日下午,实践团走进山东小三线纪念馆,探寻工业建设领域的红色记忆。馆内的莱芜钢铁实物、凸版印刷体验区等,生动诠释了“听党召唤、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成员们在职工礼堂、食堂等场景复原区感受建设者们苦中作乐的生活气息,深刻领悟到工匠精神在特殊年代的生动实践,更坚定了传承技术、担当使命的信念。
篇章三:莱钢深处悟担当,钢铁意志铸青春
7月16日上午,实践团赴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莱钢档案馆回顾企业从荒山野岭到现代化钢铁基地的蜕变历程。通过参观史料展览、观看纪录片,成员们深入了解3万余名建设者“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的莱钢精神。从早期简陋设备到如今的自动化生产线,莱钢的发展轨迹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敬业报国的信念是推动技术革新的核心动力。
篇章四:纪念馆中缅先烈,赤子之心续华章
7月16日下午,实践团前往莱芜战役纪念馆和鲁中抗日战争纪念馆。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成员们献花默哀,缅怀先烈丰功伟绩;在鲁中抗日战争纪念馆,历史图片与文物再现了军民抗日的英勇历程;莱芜战役纪念馆的全景画馆以逼真场景还原战争全貌,让成员们深切体会胜利的来之不易。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先辈为榜样,用青春力量续写时代新篇。
尾声:红色基因代代传,青年担当向未来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在红色旧址中触摸历史、在精神传承中汲取力量。从革命精神到工匠精神,从钢铁意志到战役豪情,每一段历程都加深了青年对责任与担当的理解。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红色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引导青年学子将感悟转化为行动,在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让红色血脉持续涌动,让青春之花在奋斗中绚丽绽放。(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曾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