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与教育事业发展,7月上旬,管理学院“习语润彝寨,星火耀山乡”宣讲团沿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深入凉山州西昌市、昭觉县、布拖县及火普村、三河村、悬崖村安置地等“一市两县三村”,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开展健康服务、政策宣讲和民族团结实践活动。
健康筑梦:医学知识进彝乡,守护群众生命线
作为医学院校学子,团队始终秉持“健康中国”理念,将医学知识深入基层,切实为凉山群众提供惠民服务。在一市两县三村,队员们为村民测量血压、开展急救培训,筑牢健康防线。在三河村,团队与清华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师生携手,创新性结合音乐疗愈与趣味科普,以“生活小毒物”为切入点,为儿童讲解毒菌识别、野菜安全、蚊虫防护及毒蛇自救等实用技能。在昭觉县,联合重庆医科大学志愿队,通过“你画我猜”等互动游戏,生动科普性教育与生殖健康知识,为彝族青少年搭建健康成长的桥梁。
志愿者们为孩子们科普毒菌如何识别
红色铸魂:传承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团队每到一处,都积极向青少年宣传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在昭觉县烈士陵园,重庆医科大学张望老师带领两校师生共同瞻仰革命先烈,深情讲述“彝海结盟”的感人故事,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心间。在美姑县,队员们通过宣讲、互动等形式,向群众传递红色文化与健康知识,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芒。红色教育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指引,激励着彝乡青年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重庆医科大学张望老师为志愿者们讲解彝族革命先烈故事
政策润心:讲好脱贫故事,播撒希望火种
团队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调研彝族毕摩文化,在火普村吉地尔子家的火塘旁,聆听驻村书记讲述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在三河村,为儿童讲解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和国家政策,激发爱国情怀;在昭觉县南坪社区(悬崖村安置地),开展国家发展历程和民族团结主题教育,并针对适龄青年宣讲资助育人政策,助力梦想起航。这些活动不仅传递了党的温暖,更在孩子心中播下“彝汉一家亲”的信念,让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
彝族青少年在听完志愿者科普资助育人政策后露出愉快的笑颜
彝汉同心:文化交融绽芳华,童心向党谱新篇
民族团结的篇章在篝火旁书写,更在南坪社区的舞台上绽放。文艺汇演中,彝族小朋友身着盛装,如火般的百褶裙摆与志愿者们的白衣红衫交相辉映,碰撞出绚丽的色彩。当广场上响起国歌时,当地孩子们用稚嫩却坚定的歌声,唱响了新时代民族团结的最强音。团队还深入昭觉县和西昌市,调研彝族察尔瓦服饰和国家级非遗漆器工艺,在文化传承中架起心灵桥梁。这一刻,传统与现代交融,民族与家国共鸣,绘就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图景。
志愿者与身着彝族传统服饰的小朋友们拥抱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医疗帮扶,更是一场跨越山海的青春对话。当义诊台前的血压计与火塘边的故事相遇,当科普课堂的互动游戏与漆器上的古老纹样呼应,我们见证了凉山大地上的生命律动与文化传承。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新时代青年用专业践行"健康中国"使命,用热忱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让青春星火照亮乡村振兴之路,谱写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华章。(作者:李明霞、万雅怡、陈卓灵、邓茜丹、刘睿、邹涵、李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