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视频聊天的就是亲人或者朋友吗?”
“你以为电话里听到熟悉的声音就可以直接转账借钱了吗?”
……
7月3日上午,隆昌市古湖街道中山路社区广场上,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的志愿者举着设备向围观居民抛出疑问,随即播放的AI换脸演示视频让现场群众惊愕不已——原来屏幕中催促打钱的“家人”,竟是通过技术合成的虚假人物。
防范AI诈骗知识讲解
在“AI换脸体验区”,一台特制设备前围满了居民。一位居民对着镜头做出简单表情后,短短几秒,其面部特征就被实时替换成另一位公众人物的形象,连面部细微动作都高度还原。“太吓人了!这要是被骗子利用,后果不堪设想……”见居民们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志愿者趁机讲解:“只需几张生活照,AI就能生成动态视频,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在公开平台随意上传清晰的人脸照片。”
AI换脸体验
“语音克隆展示台”前,一名居民尝试录制3秒日常对话,设备立即生成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语音片段。“这和我说话的语气、语调完全一样!”该居民惊讶地说。志愿者随即展开科普:“诈骗分子常从社交媒体下载语音素材进行克隆,以后接到涉及钱财的电话,一定要通过其他方式核实对方身份。”
“虚假视频生成站”内,志愿者现场演示了利用公开素材合成虚假场景的过程——将一段普通视频通过AI技术处理后,画面中的人物竟“说出”了完全不同的内容,背景也被替换成虚假的投资场景。社区网格员指着屏幕向居民介绍:“大家看,口型和画面几乎完全同步,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人被‘熟人’的虚假视频欺骗。”
介绍AI诈骗呈现方式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携带宣传手册深入居民小区,以“案例讲解+设备演示+手册学习”的形式开展精准宣传。面对曾接到疑似诈骗电话的居民,网格员通过播放AI合成的虚假客服录音,揭示诈骗分子利用个人信息实施诈骗的套路,强化居民“不轻信、多核实”的防范意识。不少居民表示,这种直观的宣传让他们对AI诈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防护中。
提醒老人注意防范AI诈骗
“但凡遇到让你转账的信息,都要提高警惕、多渠道核实,要是自己拿不准,要及时拨打96110或到社区警务室核实。”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居民直观感受到AI诈骗的危害。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宣传方式,既让大家学到了防骗技巧、提升了防范意识,也为社区构建“人人识诈、全民防骗”的治理新格局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