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内江市东兴区:积极构建“五位一体”返乡入乡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

2025-05-08 19:08:22    来源:基层网    访问: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内江市东兴区深入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回家工程”,创新打造“引、孵、保、树、宣”五位一体的返乡入乡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农民工及企业家铺就了一条畅通的“归雁之路”,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

狠抓人才回引,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东兴区夯实在外服务平台,充分发挥5个驻外农民工服务工作站和21个在外农民工流动党支部的桥梁与引领作用。通过这些驻外机构,积极收集在外优秀企业家、知名人士等人才信息,建立起涵盖五类人才的数据库,目前入库人才286名。

09501242123308993_106.png

返乡下乡创业暨农民工代表迎春座谈会

区领导多次带队前往驻外农民工服务工作站所在地,开展走访慰问、投资促进以及项目洽谈等活动,累计达10次,为在外人才返乡创业搭建沟通桥梁。此外,通过邀请在外知名人士、企业家召开返乡下乡创业暨农民工代表迎春座谈会等多样化形式,吸引人才回归。成功回引19人返乡创业,总投资规模达15.22亿元。目前,全区返乡入乡创业企业数量已达1041家,重点返乡入乡创业项目有96个。

狠抓企业孵化,搭建成长发展平台

东兴区投资近亿元,打造了面积达10370.82平方米的专业化、系统化科技孵化器。该孵化器内设有共享会议室、路演厅、培训室、创业苗圃、独立办公室、创客咖啡以及专家公寓等完善的办公场所,为返乡创业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孵化环境。

09502651078708520_106.png

东兴区科技孵化器

同时,与33名创新创业导师(其中25人为省级一流创业导师)、22家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内江师院等院校紧密合作,汇聚强大的合作孵化力量。积极为返乡创业企业精准开展创业培训、政策解读、申报帮扶、技术引进、融资推介、上市指导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成活率与成长性。截至目前,累计入孵企业252家,其中毕业企业51家,离孵企业114家,在孵在册企业86家,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6000余人。2024年,东兴区科技孵化器被评为国家级良好科技企业孵化器。

狠抓服务保障,助力企业稳步发展

东兴区坚持“双联两会六送”制度,定期召开返乡创业投资促进会和返乡下乡企业联席座谈会,积极开展“送政策”“送资金”等六送服务。聚焦要素保障,常态化走访返乡入乡创业企业,收集企业在土地、资金、基础设施、用工等方面的要素保障问题,并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全力解决。同时,开展返乡入乡创业顾问团“巡诊”和创业导师“坐诊”服务,累计已开展专项服务31场次。

09504078901491894_106.png

项目实地巡诊暨集中座谈问诊

为切实解决企业难题,由区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深入返乡入乡创业企业调研,现场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打通返乡创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先后为77家返乡入乡创业企业解决要素保障问题139个,并落实返乡创业补贴321万元。

狠抓典型培树,强化示范引领效应

东兴区每年评选表扬一批在返乡入乡创业中表现突出的企业、企业家、农民工以及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集体。截至目前,已先后表扬28家企业、29名企业家、40名农民工和12个集体。同时,选树了市级优秀农民工14名、市级返乡创业明星(示范)企业14家、省级返乡创业明星1名、省级返乡创业明星企业1家、省级劳模1名、国家级优秀农民工1名。

组织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农民工技能大赛等赛事,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名、省级一等奖2名、省级二等奖2名、省级三等奖1名、市级一等奖4名、市级二等奖2名、市级三等奖4名。推荐四川鸿宇恒创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香村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江市海臻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内江市参加历届四川省返乡入乡创业项目推介活动,充分展示了东兴区返乡入乡创业新名片。

狠抓舆论宣传,营造浓厚创业氛围

东兴区将信息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围绕中心工作,突出热点、亮点,深入挖掘工作实践中的典型人物、事迹及经验做法。深化与媒体平台的合作,开展“东兴能人助力乡村振兴”等系列宣传活动。对四川省淳宇惠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优秀返乡下乡创业企业、马杰等优秀农民工进行宣传报道68场次,宣传投资促进会、“巡诊把脉”、项目推介和各项赛事等活动43场次,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回家工程”的舆论效应,营造出浓厚的返乡入乡创业氛围。

东兴区通过“五位一体”返乡入乡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在人才回引、企业孵化、服务保障、典型培树以及舆论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返乡入乡创业营造了良好环境,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邱英]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