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来袭的当下,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两者相互交织,使得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彭贺婷、陈雅琪、林鑫鑫、蔡灵可、王铭巍学生团队完成的《断裂与弥合: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数字融入水平与优化路径》调研报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成绩。该研究聚焦我国中度老龄化社会与数字化浪潮交织背景下的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目前,团队成员对调研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通过覆盖东中西部四省六市的451份问卷和51份深度访谈结果,系统揭示了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分层施策的解决方案,为构建包容性数字社会提供重要参考。
调研过程:跨区域实证研究,科学样本支撑普适结论
研究团队于2024年7月至2025年2月,分两阶段在浙江省台州市、江苏省苏州市、湖北省黄石市、湖北省黄冈市、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南充市等6市展开调研,共覆盖29个社区(村)的502名60岁以上老年人。团队成员亲身前往调研地,通过面对面填写问卷方式收集老年人信息,实践“以脚步丈量社会”理念,,亲赴调研地,采用面对面填写问卷的方式,收集老年人的一手信息。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与当地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协作。在成都市和美社区,团队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紧密对接,在其帮助下,顺利深入社区内部,接触到更多不同背景的老年人。走访台州市等地区时,团队成员不惧炎热与辛劳,挨家挨户走访,耐心地向老年人解释问卷内容,确保收集到的数据真实、有效;成员们与老年人围坐在一起,像唠家常一样,了解他们在使用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等设备时遇到的困难——有的老人表示,虽然孩子们给买了智能手机,但自己连基本的通话、短信功能都不太会用;还有的老人觉得手机上的字太小,看起来费劲,对学习新功能也就没了兴趣。
图1 团队成员与成都市和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对接
图2 团队成员在台州市下井潭村进行问卷调查
“为了让研究结论更具普适性,我们在样本选取上兼顾了东中西部、城乡及不同年龄段。”团队负责人彭贺婷介绍道。此次调研中,东中西部样本占比各占比25.7%、29.9%与44.3%,城区、乡镇、农村地区样本占比各占49.3%、20.4%与30.4%,年龄涵盖低龄(60岁-69岁)、中龄(70-79岁)及高龄(80岁以上)群体,这些丰富数据,为分析区域与代际差异提供了扎实数据支撑。
老年群体数字融入“浅层化”:城乡与区域差异显著
为深入探究老年人数字融入状况,团队在定量研究中精心设计“数字接入-数字态度-数字参与”三维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回归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据;定性研究则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深度挖掘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时面临的真实障碍与情感需求。
图3 团队成员在台州市张家渡村进行问卷调查
图4 团队成员在成都市进行深度访谈
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数字融入整体水平偏低,平均得分仅25.91分(满分75分),呈现“接入-态度-参与”三维度发展失衡,多数老年人面临“有设备、缺技能”“能接触、难深入”的困境。城乡和区域差异尤为突出,农村地区数字融入水平仅为城区的79.6%,西部与东部地区均分差距超过10.5分;高龄、农村及西部老年人成为数字排斥的“重灾区”。总体呈现出“三重断裂”特征,其中西部农村更是薄弱环节。
核心驱动与隐性障碍:家庭反哺需平衡“支持与自主”
团队在探究老年人数字融入影响机制时分析发现,老年人职业数字化关联度、身体健康状况、子女最高受教育水平及社会支持是推动其数字融入的关键因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后辈过度代劳解决技术问题,看似是在帮助老人,实则易导致老年人依赖心理,反成融入阻碍。研究负责人彭贺婷指出:“家庭在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代劳层面,需从‘代劳’转向‘引导’,激发老年人自主探索能力。”
创新对策:四维路径破解“浅层融入”困局
基于对502份样本的深度分析,研究团队突破传统“一刀切”治理思维,提出“阶梯式支持-精准干预-场景激活-差异适配”四维创新路径,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宏观层面构建“阶梯式社会支持”体系,分阶段推进认知引导、需求导向型培训与持续实践生态,如先通过社区宣传、公益讲座等方式,让老年人对数字技术有初步认识;再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像智能手机基础操作、线上支付安全使用等;最后,搭建实践平台,鼓励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技能。微观层面倡导家庭“引导式反哺”,通过代际共学与情感沟通平衡支持与自主性,鼓励后辈子女和老人一起操作数字设备,在过程中传授老人数字技能,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老人的学习困难和心理需求。
场景嵌入上以“职业适配+健康管理”为双引擎,激活个体内生动力,对于有过特定职业经历的老年人,开发与之职业相关的数字应用场景,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余热;针对老年人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推出健康管理类数字服务,让他们通过数字技术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区域差异上实施“城乡精准+区域梯度”组合策略,针对东中西部及城乡特点定制基础设施、场景应用与资源帮扶方案,在东部发达城市,重点优化数字服务体验,提升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则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供更符合当地老年人使用习惯的数字产品和服务,以全面破解老年人数字融入的多维障碍。
社会反响:研究成果获政府关注
团队成员的调研成果凭借其扎实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的解决方案,目前已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2025年4月5日,研究报告获得调研地政府支持,浙江省临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进行相关批示,对研究成果与部分建议给予高度肯定:“该研究选题紧扣社会热点,方法科学,数据支撑有力,对现状与影响因素剖析全面,研究深入,建议务实,为政府和社会机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参考。”
团队表示,未来将持续跟踪老年人数字融入动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普惠性政策,助力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积极老龄化目标。
在数字化不可逆的今天,如何让老年人共享科技红利,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文明的试金石。华中农业大学学子的探索,为破解这一难题点亮了前行之路,也为社会各界关注和解决老年人 “数字鸿沟” 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文:彭贺婷 陈雅琪 图:彭贺婷 陈雅琪 蔡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