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四川省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中期经验交流会在成都市武侯区召开。内江经开区司法分局作为全省7个先进代表之一,以《“三力协同+靶向矫治”双轮驱动探索社区矫正对象心理重塑新路径》为题,系统介绍了在心理矫治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为全省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可借鉴“内江经验”。
会议现场
区司法分局以《“三力协同+靶向矫治”双轮驱动探索社区矫正对象心理重塑新路径》为题,从三个方面分别做了介绍:
建立“三力协同”机制,织密心理矫治网络。积极探索“司法主导+检察监督+社工赋能”的立体化心理矫治网络,实现全链条“齐抓共管”。 实施“分类干预”模式,靶向破解心理症结。积极探索“分类干预”模式,依据心理测试评估结果、在矫表现等进行综合研判,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蓝、黄、红”三色心理健康码分类干预,确保精准矫治。 打造“矫心育人”品牌,帮助顺利融入社会。通过“矫心育人”品牌,构建“理论+实践”双轨课程体系,帮助矫正对象掌握心理调适技能,提升社会融入能力,实现教育帮扶精准化、社会参与多元化、风险防控动态化,为维护社会稳定注入新动能。 数据显示,全区85%的矫正对象人际关系明显改善,12人成功就业。
下一步,内江经开区司法分局将继续深化“三力协同”机制内涵,完善心理矫治体系,拓展高校、企业等社会资源参与路径,推动心理矫治与就业帮扶深度融合,为平安四川、法治四川贡献力量。(来 源 | 内江经开区司法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