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内江市东兴区双才小学旁新建的停车场内,一辆黑色SUV稳稳停进车位。车主刘勇刚打开车门,就被记者“逮”了个正着。“今年过年回来简直不敢认!往年停路边怕罚单,绕多大圈都找不到停车的地方,现在不仅有了停车场,连泥巴路都变成了水泥路。”望着新修的停车场,这位常年在外的打工者竖起了大拇指。
鸟瞰场镇
“面子工程”变“里子实惠”:215户店招“换装”展新颜
刘勇或许不知道,他的这份惊喜,源自内江2024年3月启动的场镇建设管理提升行动。
美观店招
沿着内安路漫步双才场镇,统一规划的红色店招整齐排列。曾经斑驳褪色的广告牌,如今已变身为带有川南民居元素的“红色双才”主题立体招牌。统一的字体与色调,搭配上商家各具特色的标识,宛如小镇商业街区的“亮丽名片”。这不仅营造出浓厚的商业氛围,还极大地提升了视觉美感,赢得了居民的一致称赞。
新更换的太阳能路灯
更让居民津津乐道的,是“会发光”的场镇。245盏太阳能路灯替换了服役十多年的“老古董”,还在每个转弯处、背街小巷“见缝插针”布局。“以前天一黑,小区路口就像‘黑洞’,现在亮堂堂的,到早上六点多灯都还亮着!”居民王阿姨笑着说道。
闲置地“变身”停车场:136个车位破解“停车困局”
在双才小学旁的新建停车场,场镇居民于泽国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去年春节,他曾因找不到车位堵在内安路半小时,而今年新建的两个停车场让他可以“随便停”。双才镇党委书记肖立彬揭秘了这个“变废为宝”的妙招:将4050平方米的闲置地块“升级”为两个停车场,136个车位配上违停抓拍系统,让占道停车成为了历史。
昔日的“泥泞地”变身停车场
“我们可不是‘一建了之’。”双才镇副镇长李珊透露,两个停车场分别由黄连铺社区和二八村“接单”管理,通过错时共享车位盘活资源。这种“疏堵结合”“建管并行”的治理方式,让场镇拥堵现状得到了根本改善。
从“晴天灰雨天泥”到“黑化路网通民心”
场镇道路泥泞曾是双才人的“心病”。刘勇记得,曾经场镇内的路面坑洼不平,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车辆行驶在上面颠簸不已,行人更是苦不堪言,稍不注意就会溅一身泥水。尤其是卫生院附近的道路,更是被居民们戏称为“烂泥路”。如今,5200平方米的人行道铺上了透水砖,1.2公里的黑化道路直通医院门口,就连农贸市场2000平方米的场地也告别了“雨天踩水潭”的历史。
场镇路面黑化
公共区域硬化
街道新景
数据背后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变化:5200平方米人行道换新、3200平方米道路硬化、2000平方米农贸市场焕然一新、0.7公里污水管网下地……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建的两个公厕采用“网红”设计,红白相间的外观与场镇“红色双才”主题浑然一体。
全域“绣娘”齐执笔:66个场镇的“升级密码”
双才镇的蜕变,正是内江破解场镇“五子困局”的一个缩影:资中高楼镇用积分制让商户归店经营,威远龙会镇首创“四车分类管理”,隆昌响石镇修起环镇路畅通车流……全市66个建制镇如同66位“绣娘”,以“缺什么补什么”为针脚,同步绣出“畅、净、美”的新图景。目前,全市已新改建停车场63个、绑扎“飞线”92.7公里、更换路灯1273盏。
小区环境干净整洁
整洁的街道
“我们要把‘绣花功’绣到每个细节里。”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将围绕“规划提升、环境提升、交通提升、设施提升、服务提升”五大行动、15项任务,巩固66个建制镇场镇建设管理提升成效,推动一批重点镇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实现建制镇场镇“道路畅通、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服务贴心”,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来源:i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