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以“枫桥经验”为笔,绘就农村稳定新画卷

2025-03-12 09:46:04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农村稳则天下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维护农村稳定安宁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各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抓手,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肃北的“警民联防”到水塘镇的“司法调解”,从长春的“农村警务改革”到遂平的“五老调解”,一系列生动实践表明,新时代“枫桥经验”已成为农村稳定安宁的“压舱石”。

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维护农村稳定安宁的第一道防线。在农村,矛盾纠纷涉及邻里关系、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经济利益等诸多方面。这些看似琐碎的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很容易积小成大,引发更大的冲突,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比如,邻里间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产生的纠纷,如果长期搁置,可能会导致双方关系恶化,甚至引发肢体冲突,破坏乡村的和睦氛围。通过常态化的矛盾纠纷排查,主动深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及时发现这些潜在的矛盾隐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关键。

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多元有效的途径。在组织建设上,农村地区应建立健全由村委会、村民代表、乡贤等组成的调解组织。村委会熟悉本村情况,在村民中具有一定的公信力;村民代表来自群众,能够倾听各方诉求;乡贤则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威望,在调解中发挥独特作用。多主体协同,形成强大的调解合力。在调解方式上,注重情理法融合。农村是熟人社会,许多纠纷不仅关乎法律规定,更涉及人情世故。在调解过程中,既要以法律为准绳,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又要充分考虑乡土人情,用道德情理感化当事人,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调解结果既合法又合情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新时代“枫桥经验”还强调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于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同时,要激发各类组织的活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通过社会协商等方式,将党组织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顺利推进。

然而,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部分农村地区调解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对复杂法律问题和新型矛盾纠纷处理能力不足;一些村民法律意识淡薄,遇到纠纷时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而是采取过激行为。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调解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法律素养和调解技巧;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村普法宣传力度,通过法律讲座、以案说法等形式,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引导村民依法依规解决矛盾纠纷。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维护农村稳定安宁、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感,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河北承德围场克勒沟镇:李佳欣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