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浅谈村级换届选举的几点看法

2025-03-10 10:52:0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35124    

摘要:村级组织换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每五年举行一次换届选举,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三十一条第五章,基层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到五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提到2020年全国村党组织书记与村主任“一肩挑”要达到35%,到2022年要达到50%的预期目标,要求村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主任,并没有要求“一刀切”地全部实行“一肩挑”,选举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是否应引起重视。笔者是一名村党委副书记,历经9届村级换届,在此浅谈一些自己看法,并仅代表自己的观点和大家探讨。

关键词:村级换届;农村基层;一肩挑;选举中出现的现象

一、村委干部的年龄与学历问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村委干部的年龄与学历问题要求不是很严。过去一般最大年龄是男到60岁,女55岁,学历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我个人认为这比较合理,因为高学历和年轻干部是一个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一个村都选用年轻干部也不科学。从笔者三十年的工作经历看,一个村至少要有1名年龄稍微大点的村干部。特别是在大村,老干部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本村情况、人脉广、有群众基础,干起工作来有他的优点,特别是遇到比较复杂、疑难问题,更能发挥老干部的作用和耐心。

二、村支书与村主任是否实行一肩挑

在农村、村支书和村主任“坐不到一起”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为争“老大”,谁也不服谁,大有“一山不容二虎”之势,有时因芝麻大点的小事,也有人争得不可开交,事实上,这是很不明智的。中国共产党是党的领导核心,党领导一切,这是法律赋予农村干部的权利。我个人的看法是只要工作出发点正确,谁的意见合理、谁的意见正确就听谁的,这没有什么,不用争高低和权力大小。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村党组织书记与村主任“一肩挑”要达到35%的预期目标。支书与主任“一肩挑”要通过法定程序。虽是改革之举,有的地区要求一刀切都实行村支书与村主任“一肩挑”。从实践看,这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对于是否实行“一肩挑”或者那些村适采用“一肩挑”?本人认为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下面本人就村支书与村主任“一肩挑”优势与劣势作一些分析。

(一)实行“一肩挑”优势

(1)可以有效减少开支,提高村干部待遇。

当前,农村干部在职位上明显减少,实行“一肩挑”后,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也会相应有所提高,将有效激发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

(2)减少扯皮,提高工作和办事效率。

在实行“一肩挑”之前,个别村的支书与主任之间因缺少沟通,思想不统一,总各干各的事,各唱各的调,严重影响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严重的影响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实行“一肩挑”后,彻底消除了支书与主任之间沟通的障碍,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基层工作和为民办事的效率。

此外,支书、主任“一肩挑”,村支书可以对村里的大小事务进行总揽全局和统筹谋划,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村里的大小工作和事务。这将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的工作效能。

(二)在农村实行“一肩挑”容易出现的问题

农村的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在当前农村,“一刀切”的实行支书、主任“一肩挑”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本人经过调查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担忧,但愿不是杞人忧天。

(1)着眼“选”好“一把手”,严把权力高度集中后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肩挑”重在选人用人。村支书与村主任实行“一肩挑”后,权力将高度集中在“一把手”,大事小事都得听一个人的。如果是一个个性强、霸道的人当选,他(她)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管正确与否。长期这样,其他村干部也就不说话了,工作也不尽心尽力,甚至闹意见,给村集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打破了原来村支书和村主任互相监督、制衡的局面。这种现象应该说是让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最为担心的事儿。此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和推进,村集体的收入也不断增加,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也常常不利于村级资产的监管,容易产生腐败。

(2)“一肩挑”能否挑起两副重担?

实行“一肩挑”后,村支书肩上担子会明显加重,因减少了班子成员的在职人数,使原来两个人承担的重要责任现在全部压在一个人身上,就容易出现“两手抓,两手都抓不起来、抓不好”的现象,再者,广大老百姓都认为村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找“一把手”解决,因为其他副手肯定都说了不算,这样,“一把手”会因各种事务和工作缠身,必将分散主要工作精力。特别是在一些大村,推行支书、主任“一肩挑”一定要根据各地各村的实际情况和群众意见而定。

(3)加强培养,选优“一肩挑”干部。

应充分用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时机,结合村主职干部“一肩挑”等工作,在村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层面进行创新,真正把那些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监督、办事公道,有责任心、懂纪律、讲规矩、对党纪条规、财务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党员干部选拨出来充实到村监委队伍中去,真正履行好村务监督的职责。应注重选拔一批有文化、能办事,纪律性强的人担任“一肩挑”重要职位。要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把政治上坚定,工作上过硬,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乐于为群众办实事的、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人选拔到“一肩挑”岗位上。同时,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选出让群众满意的“一肩挑”干部。

综上所述,全国乡村情况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各异,发展条件不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鼓励引导支持基层探索更多原创性、差异化改革,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探索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因此,各地在推行“一肩挑”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结合村庄实际、结合党员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指标化的“一肩挑”。采取不忽略实际情况的差异性选拔任用,健全监管机制、加强权力制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要全面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使农村“两委”的工作真正置于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切实加大对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并指导和帮助建立完善村干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制度建设,促进“一肩挑”村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健康发展。

三、关于村级换界选举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1)2002年我村村委换届时,某同志按发出的票,最后得票不过半,但按收回的票过半,当时没有发当选证书,他本人及村里不愿意,从县民政局到市民政局,最后到省民政厅,经省民政厅领导和当时写书的人一起研究分析认为,我们村提的意见很合理,就是以收回的票过半为标准,最后将证书又补发了某同志。说明基层的意见也会是正确的,以后全省就都以收回票为准了。

(2)这几年村里村委换届,还是支部换届,都是事先按选举方案程序进行选举的,村委换届:党员、群众推荐,进行初选,确定候选人,然后进行政审、公示,最后确定候选人。而支部换届是组织推荐、党员推荐、上级座谈、考察、党员初选、确定候选人,而后政审、公示,最终确定候选人。这里也包括初推、正式选举时间、地点都提前公示。那么问题来了,正式选举时,无论是村委换届或是支部换届、正式选举时票上都印有另选一栏。我们镇的一个村前几年村委换届时,某人就不在村主任候选人,结果在另选一栏中得票高,当选为村主任,造成很多人不理解,不承认吧,人家选上了,承认吧前边的程序他都无走,这就前后矛盾,同样支部换界也是这样,也有另选一栏,笔者认为这样不太合理和不太科学。建议只能在几个候选人当中选举,才能符合程序。

(3)村级换界结束后,各组组长、联户代表也要接着选出,尤其大村,经济好的村至关重要,另外要注意各村民小组要选出一名妇女代表、村组干部尽量也要选进去。男、女代表必须是经常在家的人,能参加会议以利工作的开展。如果组长、联户代表不选举结束,整个换届就不算完整结束。今与大家探讨,以供参考与研究。(河南省新密市苟堂镇小刘寨村  刘保森)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