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网讯(通讯员 莫芳)在湘潭市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病内科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生命堡垒,承载着无数患者对生命延续与健康的殷切期盼。在这里,争分夺秒成为工作的日常节奏,每一间病房都弥漫着坚定信念与希望曙光。医护团队凭借精湛医术与无私奉献精神,为脆弱的生命构建起一道坚固防线,悉心守护生命的烛火,让每一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深切感受到专业医疗的强大力量与生命复苏的希望之光。
争分夺秒,守护心脑生机
心脑血管疾病,如同隐匿暗处的夺命恶狼,起病迅猛、病情狰狞,每一回抢救,无疑都是一场与死神短兵相接、分秒必争的殊死较量。急救铃声骤然划破医院的宁静,恰似战斗号角紧急吹响。医生们瞬间进入状态,凭借扎实深厚、日积月累的专业学识,迅速锁定病情关键,精准制定出治疗方案。护士们则如训练有素的默契战友,手脚麻利,有条不紊地准备好各类抢救设备与药品,为这场生命保卫战备好 “弹药”。
犹记那天清晨,宿醉一夜的张伯伯在街道上毫无征兆地晕倒,被紧急送往湘潭市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病内科的医生们依据他呈现出的症状和体征,快速确诊他为急性脑梗死。经值班医生的严谨判断,认定张伯伯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指征。在与家属进行充分且细致的沟通,征得家属同意后,整个医生团队仿若上紧发条的精密仪器,争分夺秒,严格遵循既定流程,在发病后的黄金时间窗内,稳稳地为张伯伯精准推注溶栓药物。用药期间,医生和护士丝毫不敢有半分懈怠,眼睛紧紧盯着监测仪器,时刻关注张伯伯的生命体征,不放过瞳孔哪怕一丝细微变化,密切留意神经系统症状,全身心投入这场生命救援,只盼能从死神手中夺回张伯伯的生机 。
中医妙术,绽放康复曙光
张伯伯在度过疾病急性期后,转入普通病房。彼时,肢体软弱无力、言语表达不畅等问题,如同沉重的枷锁,严重束缚着他的生活。科室医疗团队迅速依据张伯伯的具体病情,精心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个性化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方面,中医师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运用望、闻、问、切传统诊断手段,精准判断张伯伯的身体状况,为他开具了以益气活血、通络开窍为功效的中药方剂。与此同时,辅以艾灸与耳穴压豆疗法。艾灸施术时,选取了涌泉、足三里、三阴交等关键穴位,借艾灸温热之力,激发经络气血运行;耳穴压豆则选用心、交感、神门、皮质下等耳穴,以王不留行籽贴压,采用两耳交替贴压的方式,每 2 至 3 天更换一次,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悉心干预,张伯伯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身体状况也显著好转,逐步踏上康复正轨 。
温情守护,推助患者康复
在住院的日子里,医护人员对张伯伯关怀备至。护士们秉持着高度的责任心,每日定时为行动不便的张伯伯翻身、拍背,凭借专业的护理技巧,将压疮风险降至最低;同时,精心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每一顿餐食都能为身体康复提供充足养分。医生们同样毫不懈怠,坚持每日细致查房,以敏锐的专业眼光捕捉张伯伯的康复动态,依据最新进展调整治疗策略,为他的康复之路精准导航。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张伯伯的肢体力量稳步提升,从起初依赖他人搀扶才能艰难移步,到后来能够凭借自身力量缓慢却坚定地独立行走;他的言语功能也显著改善,从最初的含糊不清,逐渐变得表达流畅,能和家人自如地交流日常琐事。
出院那天,张伯伯和家人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们对医护团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份温情守护,不仅治愈了身体的伤痛,更温暖了患者与家属的心灵 。
科室介绍
湘潭市中医医院内一科(心脑血管病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设有ICU、卒中中心,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坚实保障 。
在疾病诊治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专业诊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心律失常、高脂血症、代谢综合症、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痴呆、失眠、脑卒中、脑动脉供血不足等疾患。
内一科现有医护人员23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科室设备完善,拥有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除颤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等现代诊疗仪器。
科室中医药特色突出,目前开展热奄包、艾灸、穴位贴敷、拔罐、针刺、熏洗、耳穴压豆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制定胸痹心痛、中风、眩晕、心衰等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并不断优化完善,使其具有指导性好、操作性强、实施简便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