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合肥经济学院“普教拥军,乡音焕新”实践队赴滁州明光市三界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19 10:43:1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了解乡村发展现状,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8月9日至8月16日,我校团委“普教拥军,乡音焕新”实践队赴滁州市明光市三界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聚焦产业发展、红色传承、绿色转型与乡村治理,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与乡间村落,将青春智慧融入乡野沃土。

Image

8月9日,在与镇政府完成接洽后,队员们立即投入乡村宜居的主题调研。实践队深入大路、梅郢等中心村,通过实地走访、与村干部和村民交流,详细了解村庄发展历程。在大路村,队员们亲眼目睹了党建引领、特色产业与风貌提升带来的变化,特别是高标准果蔬大棚吸引青年返乡创业的“归雁经济”模式。在梅郢村,队员们学习并记录了其如何将个体经营转变为“农村集体入股”模式,建立链式发展长效机制,提升产业韧性。

Image

8月10日,实践队探访三界镇产业标杆,探寻政企联动发掘本土特色的发展之路。在炭元科技,队员们详细询问公司如何其依托林业生物经济集聚区优势,以科技将林下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实现零碳排放,带动200余村民就业增收,成为科技惠农典范;在源信食品,当地政府联合企业为有300余年种植史、曾为“贡果”的“三界小白沙花生”赋能精深加工,深入实际学习优质农产品如何提升附加,打响品牌提价值;同时引进企业开发的千亩蓝莓园,借智能种植延链增效,助力乡民就业与村集体增收,绘就绿色新图景。这些政企携手让“废变宝、老变新、园变智”的实践,以及村民增收的鲜活场景,让实践队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需扎根本土特色、精准发力。

Image

8月11日至12日,在王书记的带领下,实践队深入三界镇,重点学习其“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发展逻辑,亲身感受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实践队先后探访了军民服务中心和军旅小镇。在军民服务中心,实践队学习到当地如何通过创新的“军地融合”模式盘活军事资源。而在军旅小镇,实践队了解到项目成功引入了超过3700万元社会资本,亲眼见证了军事资源如何被转化为可深度体验的文旅资产。紧接着实践队走进郑岗中心村的“驿路茶坊”和南岗茶村农场。在“驿路茶坊”,实践队感受到利用风车绿色能源打造新业态的创新思路。在南岗茶村农场,实践队学习了“农场+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该模式有效带动了46户农户实现年均增收2.3万元。

Image

8月13日,队员们前往严集烈士陵园、三界军旅纪念馆和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在严集烈士陵园,队员们亲手擦拭冰冷的墓碑,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深切感悟“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民族精魂。在三界军旅纪念馆,队员们仔细观看史料陈列,深入学习了当地“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与新时期双拥工作成果。在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队员们认真聆听了敌后抗日政权的艰苦斗争史,了解了汪道涵等先辈的卓越贡献,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历史课,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Image

8月14日至16日,队员们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支教活动。大家聚焦“安全守护”与“文化浸润”两大主题,为乡村儿童精心设计并讲授了系列课程。在安全课堂上,队员们教授了防溺水自救技巧及交通安全知识。文化课堂上,队员们组织了“看图猜成语”、“猜古诗”等趣味互动活动,生动活泼地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手工课上,队员们指导孩子们用扭扭棒制作玩偶、学习折纸技巧,在动手实践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此外,队员们还设立了“辅导角”,耐心地为孩子们答疑解惑,认真辅导他们的暑期作业。

Image

扎根泥土的思考最有力量,脚沾泥土的青春最为闪光。我校“普教拥军,乡音焕新”实践队的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三界热土,用行动践行青年担当,他们既是绿色理念的积极传播者、红色基因的忠实传承者,更是乡村产业创新的深入思考者和实践者。

(供稿:校团委“普教拥军,乡音焕新”实践队 王得燕 王愚皓   摄影:王愚皓 王艳秋)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