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网8月28日讯(通讯员 左玲 蒋开炜 金真 张之夏)8月11日下午,家住湖南邵阳火车南站街道的肖女士刚下高铁就收到“好友”发来的微博消息,对方称在亚马逊平台下单了一款LV手袋,因旧手机损坏登录不了账号,无法完成支付,希望肖女士代为操作付款,并表示会将购物款项转给肖女士。
肖女士未起疑心,随即把自己的银行卡号发给了对方。很快,对方发来一张银行卡转账25000元的截图,称所需费用已转给肖女士,但肖女士查询自己的银行账户后,发现并未收到这笔款项。
面对肖女士的疑问,对方又发来一张与“银行客服”的聊天截图,表示该笔25000元属于大额转账,到账需要1至2个小时,让肖女士耐心等待。这番解释让肖女士放下顾虑,随后扫描对方发来的截图进入了“网购平台”。
进入平台后,“客服”引导肖女士打开中国建设银行APP,通过“跨境支付通”功能先后完成了两笔10000元和一笔4932元的转账。
本以为代付流程已完成,不料“客服”又以“支付异常”为由,要求肖女士再转账53000元。此时,肖女士察觉情况不对劲,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诈骗,立即前往邵阳市公安局大祥分局东湖寺派出所报警,共被骗24932元。
警方提示:
1、好友身份要确认。在收到自称是朋友、亲戚发来的好友申请时,一定要确认清楚对方的身份。
2、转账汇款多核实。当好友提出金钱往来要求,一定要通过见面、电话、视频等多种不同方式进行核实,避免上当受骗。
(来源:大祥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