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黎婵娟
为全面推进禁毒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湖南省邵阳县采取多项举措强力抓好禁毒工作。
抓领导、重保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建立“三个书记”(县委书记、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村居社区支部书记)抓落实机制,将禁毒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实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牵头和县禁毒委成员单位挂钩帮扶乡镇(街道)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禁毒工作责任书。实施禁毒工作环节追究制,对年度期间因工作滞后、措施不力、禁毒目标任务连续3个月在同类乡镇(街道)中排名挂末的落实环节追究。
抓源头、重打击,严打毒品违法犯罪
进一步加大缉毒执法力度,以“破大案、摧网络,斩毒源、断通道,抓毒枭、缴毒资,打零包、端窝点”为主攻方向,坚持“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式、全覆盖”原则,加大毒品检查站、320国道查缉点的公开查缉力度,最大限度地斩毒源、断通道。
抓宣传、重预防,增强全民禁毒意识
利用“全民禁毒宣传月” 和“6.26” 国际禁毒日开展大型禁毒宣传活动,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六进”活动,将学校作为预防宣传教育的主阵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工作,利用务工人员返乡过春节的时机开展“禁毒流动课堂”和“禁毒宣讲”活动,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微信、QQ、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开展宣传,拓展新领域,抢占主阵地,大力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增强全民禁毒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抓整治、重扶贫,综合治理外流贩毒
建立健全流出地、流入地贩毒人员管理机制和协作机制,开展地区密切协作和沟通联系机制,强化协作治理,加大对外流贩毒的打击力度,有效遏制外流贩毒。结合当前实施的精准扶贫战略行动,认真开展“因毒致贫”和“因贫涉毒”问题调查研究,真实掌握致贫的现状及原因,将禁毒工作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通过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从而使“因毒致贫”和“因贫涉毒”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抓禁种、零种植,确保毒品原植物铲除无死角
为进一步做好禁种铲毒工作,有效打击毒品原植物种植,遏制毒品滋生、蔓延,实现“零种植、零产量”的目标。确保毒品原植物铲除无死角,持续加大对涉毒重点区域清查力度,深入辖区田间地头、果园、鱼塘、废弃厂房、大棚等易发生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重点区域进行逐片、逐地开展全方位踏查,做到“不放过一株一苗、不放过一草一木”,切实做到不留隐患、不留死角。
抓管理、重举措,全面创新管控水平
收戒社会面吸毒成瘾人员,切实做到“应收尽收、满员收戒、全员监管”。做到“管理规范化、教育学校化、治疗医院化、环境园林化、劳动康复化、宣传特色化”。运用“戒毒模式对比研究”成果,创新推行“回归体验”戒毒模式。制定德法兼融的村规民约,实行联户管理,通过“奖惩约束+民俗约束+诚信约束”,发挥村(居)自治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作用。对社会面吸毒人员实行国家工作人员“一帮一”和禁毒网格人员“多帮一”的大帮教。深入推进“阳光工程”建设,激发村居干部和网格员干事创业的激情,推进全县禁毒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来源:邵阳县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