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决胜之年。面对进一步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硬骨头”,桑梓镇以座谈会“开良方”:3月31日、4月1日,全镇31个村(社区)分片区召开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座谈会,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杨铸平现场“把脉问诊”,镇村干部直面问题、共谋长效之策。
以党建带家建:从“站着看”到“一起干”
近年来,桑梓镇创新“桑梓情”镇域治理体系,推动党建与家建深度融合。发动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带动淳朴民风。通过“党员包户”,带动村民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实现从干部干、群众看,变为家家户户比着干。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桑梓情”志愿者带动、“红旗户”评比等激励方式,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订好村规民约:既“节好流”又“开好源”
将垃圾处理付费制纳入村规民约,公开、公示费用使用情况。以“德分制”引领新风尚。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可累计“德分”,凭德分兑换生活用品或优先参评“红旗户”。深入实施“门前三包”“到户评比”,让宣传入脑入心,让评比做实做细。
加强长效保障:让保洁员安心、建筑垃圾有“家”
“配上保险和装备,才干得踏实!”镇村达成共识,计划一同解决保洁员保险问题,并建议为马路沿线的保洁员配备反光背心。针对特殊垃圾,建立“一事一费”机制:红白事按规模收取清运费,建筑垃圾实行“谁产生、谁清运”管理。
座谈会后,桑梓镇将采取“镇村联动、群众监督”机制推动环境整治工作,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环境变好了,受益的是我们自己!”从“政府推着走”到“群众主动干”,一幅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桑梓徐徐展开。
供稿 | 蒋昱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