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大树坳乡践行“枫桥经验”成功化解婚姻矛盾纠纷

2025-08-14 18:33:05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中国基层网讯(通讯员 郑德辉)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大树坳乡成功调解一起复杂的婚姻矛盾纠纷,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生动范例。这起纠纷不仅关乎两个家庭的和谐,更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效能。

18354094942767910_137.jpg

2024年6月,大树坳乡政府接到黄双溪村村民李某的信访反映,称其与凉水井村村民张某的婚姻关系陷入严重危机。双方因感情破裂、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问题产生严重分歧。虽经村委会多次调解未果,家庭矛盾持续激化,甚至引发双方家族冲突,对当地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李某遂通过信访渠道向乡政府寻求帮助。

对此,大树坳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由乡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张时新牵头,联合司法所、妇联、村委会等部门组成的调解工作小组。张时新第一时间联系信访人李某,详细了解事情原委,安抚当事人情绪,并承诺公正、妥善处理。

张时新秉承新时代“枫桥经验”“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原则,深入双方家庭及所在村组,通过走访邻里、与亲友交谈等方式,全面掌握矛盾关键点。经查,李某与张某于2022年9月(农历8月)经人介绍相识,同年12月(农历12月27日),张某向李某支付彩礼22800元。此后,李某带着与前夫所生的孩子与张某共同生活,但双方未办理婚姻登记,也未生育子女。同居期间,李某及其孩子的生活开支主要依靠张某在外打工收入维持。张某承担了孩子在新店坪镇小学的学杂费及生活费用。后因性格不合,双方分居已逾7个月,感情淡漠,日常摩擦不断,加之家庭财产管理分歧,最终导致关系破裂。双方在共同财产界定、分配比例及损害赔偿等问题上存在重大争议。

调解过程并非坦途。初次调解时,双方情绪激动,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一度陷入僵局。张时新深知此类纠纷的复杂性与敏感性,带领小组调整策略,采取“背靠背”方式,分别与张某、李某深入沟通,倾听真实诉求,从情感、法理、道德等多维度进行疏导劝解。

张时新运用专业法律知识,详细解读《民法典》中关于同居关系财产处理、子女抚养等规定,阐明双方权利义务;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亲情维系、家庭责任角度进行引导,使双方认识到矛盾激化对家庭和孩子造成的伤害。经过多次耐心沟通,双方态度逐渐缓和,同意再次面对面协商。

1835536061915674_137.jpg

在面对面调解环节,张时新针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焦点问题,提出了多个解决方案。财产分割方面,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对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核后,提出合理分配意见;子女抚养方面,充分考量孩子意愿(如适用)、成长环境等因素,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共识:孩子由李某继续抚养,张某一次性支付补偿费两万元整。

经过张时新为期两周的艰苦努力和不懈调解,张某与李某最终达成一致,签署了调解协议。在多方的积极协调下,双方家族间的紧张关系也得以化解,握手言和。至此,这起信访婚姻矛盾纠纷得到圆满解决,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此次成功调解是大树坳乡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典范。通过多部门联动协作、深入群众掌握实情、依法依规耐心调解,不仅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促进了辖区的和谐稳定。未来,大树坳乡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与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编辑 何觉明)




[责任编辑:戴湘辉]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