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家山“西瓜大王”刘岗在瓜田劳作,这块建有光伏电站的土地得以充分利用。
保德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贫困户建设的新居。
在保德县文化局的帮扶下,元家山村建起杂粮加工厂,农民粮食从此增值销售。图为包村第一书记赵建军(左二)为参观者介绍情况。
保德县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力实施十大工程三十个专项行动、帮助贫困户建立“造血”功能的同时,注重营造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以精神鼓励推进精准扶贫,让贫困户长心气、长志气、有目标、有干头,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表彰脱贫光荣示范户就是近期该县脱贫攻坚战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项工作。5月4日,该县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表彰大会,2900多名干部群众汇聚一堂,272名脱贫先锋荣登“脱贫光荣示范户”领奖台,为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摘帽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近日,记者走近部分脱贫光荣示范户,通过回顾他们的脱贫历程,再现保德县脱贫摘帽贫困户的精神风貌。
“西瓜大王”样样能
40岁的刘岗现在是保德县赫赫有名的“西瓜大王”。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保德县城一条繁华的街上卖西瓜。一个人、一辆三轮车,一条红底白字“纯羊粪种植元家山沙地西瓜”招牌。他的生意很好,早上开车40公里到县城,不到黄昏就能全部卖完返回去,这让旁边同样卖瓜的摊贩羡慕不已。
元家山村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整个地域产业结构单一、无工业,是典型的农业乡村。刘岗曾在外打工,后来生病,不能干重体力,便回村捡起老营生——放羊、种西瓜。刘岗养着120多只羊,最多时有300多只,产出的羊粪成了西瓜最好的肥料。他从十多岁就放羊,有经验,知道怎么把羊喂得肥肥的。种瓜他也种了十多年,经验满满。他对西瓜种植有极其严格的要求,2米的行距、1米的株距才能让西瓜舒展拳脚。元家山村今年修了井,解决了人畜饮水不便的难题,庄稼仍然是靠天吃饭。西瓜整个生长期只有播种时浇一次水。随着清冽的凉水倒入土坑,三颗种子摆成花状,轻轻覆盖一层泥土,种子就在透明的地膜下开始萌发。刘岗透露,他的看家本领就是羊粪,多养羊,多产粪,田地才能更肥沃。
刘岗的院子打理得干净利落,门边有羊舍,还有鸡窝。元家山村第一书记赵建军说,刘岗夫妇勤快肯干,县里的扶贫惠民政策在他家都能够落地,贷款每户上限5万元,补助5%,他获得2500元;种杂粮,贫困户在所有农户69元/亩的基地上,每亩增补25元,他种了;贫困户养羊新增一只羊补助200元,20只封顶,他享受到了;养鸡一只补助10元,他养着;孩子们都上小学,有“两免”“一补”;前几年,他生病,除新农合外还享受到了大病补充保险……赵建军指着墙上县里统一印制的扶贫惠民政策,一项项细数,为刘岗算账。刘岗夫妇频频点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
不仅自己致富,刘岗还带动村民们发展养殖业增收。春天,他忙不过来,找村民帮忙,把用不了的羊粪分给乡亲们作为报酬,让大家共同受益。为鼓励大家一起种西瓜,今年他在一片荒地上种下西瓜,获得丰收。而赵建军也开动脑筋,决定成立西瓜种植合作社,让元家山的西瓜打出自己的品牌。
夫妻携手战贫困
48岁的保德县腰庄乡高家沟村张新平是个不向命运屈服的女人。她不仅领到“脱贫光荣示范户”的牌匾,还获得“巾帼脱贫致富带头人”的奖牌。她在惠民家园的移民新居里向记者讲述她的故事。这套114平方米的新居,她只付了1万元。
张新平命运多舛但又时时被好运眷顾。她生在农家,高二时得了结核性胸膜炎,但家里拿不出钱治疗,只好休学。期间,她认识了憨厚老实的王俊林,两人喜结连理。王俊林家同样家境窘迫。为给她治病,王俊林不惜借了1万多元高利贷。为了给她增加营养,一斤鸡蛋3.6元,可着劲儿让她吃。上世纪90年代,1万元对像王俊林一样的农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但他为了妻子一点也不吝啬。20多年后,张新平说起往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张新平的痛苦还有,三个孩子中,大儿子先天性肢体残疾,右手肌肉萎缩。一家人为了孩子的病没少花钱。近些年,她又患了增生性关节炎,王俊林则被腰椎间盘突出折磨。为了生活,她和丈夫辗转呼和浩特、河曲、保德打工,虽然日子一直不宽裕,但始终心有阳光。
国家惠农政策是她遇到的最温暖的阳光!
2012年,张新平成立骏兴养殖合作社,用资金入股分红的方式吸收了村里另外四户加入合作社。夫妻俩苦心经营打理,日子有了起色。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一场灾难突然袭来,羊场损失惨重。她没有被打倒,通过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参加了专业的养羊培训,掌握了养羊技能。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大投资,她向政府申请“五位一体”贷款,带动当地贫困户和周边的同行走“基地+农户”的模式,和当地贫困户、农户合作养殖,对农户进行科学养殖技术指导、市场行情分析,不仅降低了农户养殖的风险,更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
如今,她拥有占地4亩多的羊圈,还有6分地的试验田,除了蔬菜,还种了葡萄、花椒树、杏树、枣树等,尤其是十几棵花椒树,她呵护备至。保德种花椒树的并不多,张新平想做一个尝试,找新的致富门路。今年5月,她领到了搬迁房的新钥匙,住进了县城,又想着做家政来增收。
自强不息好家风
林遮峪乡郝家庄村的马月娥以往的日子总是过得捉襟见肘。如今,她已然成了“脱贫光荣示范户”。
48岁的马月娥是个单身妈妈,丈夫在一起车祸中丧生,那时,三个孩子中最小的在上小学。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压在她肩上的担子变得分外沉重。但孩子们在她的言传身教下都很懂事,老大是她记忆中的郝家庄村的第一个大学生,从晋中学院毕业后在保德县一家汽车销售店打工;老二四处打工补贴家用;老三一直学习优秀,放学就回家帮忙做家务,在今年高考中的表现给了她意外惊喜。
生活中,马月娥自强不息。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她和孩子们享受到了应该享受的政策,并积极投入生产,不仅起早贪黑在十多亩责任田里辛勤劳作,还借惠农政策养羊,到村里的学校代课,用点点滴滴的收入让家庭逐渐脱离困境。
谈到未来,她说自己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大儿子婚后小家庭又新增了小成员,二儿子还没结婚,三儿子还在上学,但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段,接下来,她会在帮助照顾小孙子的同时,在县城找些力所能及的活来挣钱。她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生活必须靠自己奋斗。
有志农民天地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贫必先扶志,摆脱贫困,关键在于让那个贫困者树立走出贫困的决心和意志。刘岗、张新平、马月娥就是保德县有志农民的代表!他们在保德县“10大工程30个专项行动”的帮扶下,迎来了新生活。
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也是保德县决战决胜脱贫摘帽之年。今年以来,保德县紧紧围绕“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总体要求,以“聚焦成色质量,确保脱贫摘帽”为目标,以“十大工程三十个专项行动”为主要抓手,开展“春季行动”“问题整改”“对标研判”“六库建设”等专项集中行动,全面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26元,增幅11.9%,为保德县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十大工程”中,特色产业扶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培训就业扶贫工程等,给了刘岗、张新平、马月娥最为直接的帮助。特色产业扶贫工程中的光伏扶贫,让刘岗所在的元家山村有了集体收入,贫困户有了分红。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张新平住进了婚后就一直盼望的新房子,县里为了减轻他们的购房负担,除了低房价,每平方米还补助300元装修款。刘岗、马月娥正在读书的孩子从学前到大学都有政策资助和奖励。他们自身有志,积极迎接外界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有了“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有了脱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