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携手共治长江“病”
滚滚长江,由西向东,远古至今,奔流不息,以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华儿女,繁荣兴盛了华夏文明。然而,多年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岸坡硬化、挖沙采石等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面对“长江病了,而且病的还不轻”的现实,社会各界加紧行动,共同疗愈母亲的疾病。
日渐“无鱼”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据统计,全球生物多样性每年为人类创造的服务价值远高于经济生产总值。长江流域拥有4300多种水生生物,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哺育了长江江豚、中华鲟、长江鲟等珍稀旗舰物种以及400多种鱼类,是世界淡水生物多样性的中心之一。
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物多样性美景,在长江有可能成为历史。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对本报记者介绍说,长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鱀豚已于2007年被宣告功能性灭绝,江豚目前数量仅约1000头;白鲟自2003年以后,15年未见其踪迹;中华鲟在2013、2015、2017年多次出现野外未自然繁殖现象;长江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数量也极为稀少;圆口铜鱼等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长江三鲜”之首的长江鲥鱼现已基本绝迹。
今天,“长江无鱼”已非危言耸听。目前,长江主要经济鱼类——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种苗发生量已由最高年份的300亿尾下降至最低2亿尾,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到了最差的“无鱼”的等级。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渔民已感受到无鱼的危机。据统计,长江干流的渔业捕捞产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每年40多万吨,下降到现在的每年不足10万吨。
整体医治
长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治好“长江病”需要系统和整体的思维。对于治疗方案,国务院提出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开展生态修复、拯救濒危物种、加强生境保护、完善生态补偿、加强执法监督等19条措施。目前,全国各地正轰轰烈烈地展开长江大保护系列行动,携手拯救生命长江。
人类对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域的干扰以及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不同的。根据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课题组的调研报告显示:长江源头主要是高寒草甸放牧过度;上游干流和各支流水电站无序开发;中下游围湖造田、江湖阻隔、肆无忌惮挖沙、滥捕与大规模养殖等。
一江清水浩荡东流,护好长江水是沿线各省市的共同职责,大家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病根,分类施策,相互协作,共同实施生态修复。
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境内的唐古拉山脉中段格拉丹东雪山姜古迪如冰川。为保护好长江源头,西藏自治区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涵养水源。长江源头安多等4县实施草原禁牧1420万亩,“草奖”年补助资金达1.65亿元。对海拔4800米以上的13万人实施极高海拔搬迁,还以长江源头安多县为重点,开展水生态奖励补偿试点工作。
处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境内96.5%的面积属于长江流域。全省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今年以来累计营造林7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03%,已治理沙化、石漠化等土地20多万公顷,每年流入长江的尼沙量减少3亿多吨,较1998年以前减少了近六成,有效地维护了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针对滥捕与大规模养殖的问题,处于长江下游的安徽省推进湖泊、河沟、水库等大水面“三网”养殖的清理整治,全省长江流域共退网还湖8.6万公顷,拆除网箱99.6万平方米。安徽省还开展减船退渔工作,全省长江流域已减船4585艘,占渔船总数的33.3%,减轻了捕捞压力,保护了水生生物资源生态。
禁捕放流
过度渔业捕捞和非法捕捞,对长江中的鱼类从幼苗到成鱼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为了恢复渔业资源,国家推进长江重点水域禁捕,并加快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统筹推进渔民上岸安居。
禁捕将分阶段施行。农业农村部表示,率先在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施行禁捕,推动长江干流、重要支流、湖泊等重点水域施行常年禁捕。到2020年,长江流域包括干流和重要支流、通江湖泊等重要水域实行常年禁捕。
各地一方面实施禁捕,另一方面进行增殖放流,即把鱼苗或成鱼直接投放到长江或湖泊当中,以补充长江和湖泊中的天然资源量。今年“全国放鱼日”活动期间,全国同步举办增殖放流活动300多场,增殖各类水生生物苗种近50亿尾。
长江生态大保护是一项长久系统的工程,需要久久为功。
“目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快速下降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描绘出未来的保护蓝图:到2020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现常年禁捕,重要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关键生境修复取得实质性进展,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性增长,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基本遏制;到2035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生生物栖息生境得到全面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显著增长,水域生态功能有效恢复。